楊林、宇文凱和虞世南三人出了寢宮,一路走一路說,楊林將楊廣跟他說的事情簡單的跟兩人說了一遍後,低聲道:“此事暫時隻有我們幾人知道,切不可再傳揚出去。”
宇文凱和虞世南同時點頭,表示知道,隨後虞世南到了偏殿,擬好了聖旨後分別交給了楊林和宇文凱後,三人這才出了宮門,各奔東西。
不說楊林如何召集百官大臣們宣讀聖旨,宇文凱如何去下令來護兒率兵去大興,但是虞世南得知消息後,就有些心神不寧。
回到府中後,他將自己一個人關在屋中,考慮了半天,最後還是提筆給遠在晉陽的老友裴寂去了一封信,一方麵詢問李向的事情,一方麵又有意的透露了一下楊廣對於李淵的防備和來護兒出兵大興的事情。
信寫好後,火漆密封,等幹透了,他將自己的貼身親信叫了進來。
“虞勇,將這封信送去晉陽,親手交給晉陽宮監裴寂裴大人。切記,務必親手交給他,路上不得耽誤。”虞世南很鄭重的將信交給了虞勇。
虞勇點頭應下,保證最快速度送到晉陽。
虞世南放下了心,叫虞勇下去準備,盡快出發。
虞勇是虞世南當年從老家去京城上任時帶去的老家仆了,雖說用了個老字,但其實虞勇的年紀並不大。當年跟著虞世南的時候才十幾歲,這些年下來,他也就三十多,正是壯年。
虞勇會武,而且武功不弱,並且此人跟著虞世南還慢慢認了不少字,也算是文武雙全了。
此人最大的毛病是嗜酒如命,因為這個毛病,沒少讓虞世南罵。隨著年紀增長,他也收斂了不少。
這次虞世南用他去送信,一來是看中他是自己現在最為信任的親信,另一個就是因為虞勇的武藝高超,就算出點兒事,也有辦法脫險。
哪知道事情的麻煩還就發生在虞勇會武上邊了。
虞勇下午就收拾好了背囊,去和虞世南辭行後就出發了。他其實比虞世南也著忙,很簡單,這兩日他的婆娘正好快生產了,他家老二就要出生了。
接到去晉陽送信的事情,他心裏就著忙了。想要用最快的時間送去信後就趕回來,因此他出了城門就快馬加鞭,一刻都沒有停留,直奔晉陽而去。
一路上風餐露宿的,速度還真的很快,用了三五天時間就已經到了彭城。
彭城就是今天的江蘇徐州,曆史上是上古時期黃帝最初的都城。春秋、戰國時彭城本為宋邑,後屬楚國謂之西楚,漢高祖劉邦就是這裏的人。
現在的徐州作為一個溝通南北的重要交通樞紐,成為了全國最為重要的幾座大型人口密集城市之一。
在古代這裏也是非常重要的軍事要地之一,素有“五省通衢”之稱。東襟淮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齊魯,讓彭城這個不大的城鎮,成為曆朝曆代兵家必爭之地。
這麼一個南來北往的城鎮,必然商業是比較發達的。雖說隋末各地都是起義的亂兵,但這裏好像是在夾縫中生存下來的一處桃源一般,並沒有受到影響,相反,就算有官軍或者起義軍從這裏經過,也很少會打這裏的主意。
原因隻有一個,彭城是一位名人的出生地。這位名人叫做張陵!
也許隻說名字可能感覺不出他是誰,但要是帶上他的名號,相信很多人就會知道他是誰了。
張陵是他的俗家名字,他還有個道號,叫做張道陵,還創辦了一個教派,叫做五鬥米教。
這下應該知道他是誰了!
張道陵是張良的八世孫,被視為道教的創始者,是五鬥米道的創始人。道教徒稱他為張道陵,張天師,正一真人。他身長九尺三寸,濃眉大臉,紅頂綠眼,鼻子高挺,眼睛有三個角。垂手過膝,有濃密的胡子,龍行虎步,十分威武。
和所有古代神人出生時一樣,張道陵誕生那天,有黃雲籠罩在房子上,紫氣彌漫在庭院中。房間裏光華如有日月照耀,並且又聞到夢中的異香,久久不散。
張道陵是中國神話曆史最後一個成仙的人物,相傳他能飛天遁地,點石成金,虛化的能力,是八仙之後也是太上老君的最後一個徒弟。相傳張道陵以虎為座騎,在某些道教流派中,張道陵與葛玄、許遜、薩守堅共為四大天師。
傳說他七歲埋頭書房,苦讀《道德經》、《河圖》、《洛書》,領其奧。十九歲設帳講學,後任江州令。二十四歲與孫氏成婚。因當時社會的種種原因,張道陵無意官場,決計修道拯救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