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根據海曼夫人介紹:139次班機從雅典機場起飛5分鍾後,就被飛機上的4個人劫持,其中一男一女看起看來好像是德國人。他們把偽裝成罐頭的炸藥安放在飛機的入口處。為了加油,飛機在班加西作了短暫停留,他們最終目的地好像是非洲中部某個與其友好的國家。
6月28日淩晨3點,特工人員又從烏幹達發來了密電:“139次航班已在烏幹達首都坎帕拉的恩德培機場降落。”
應急指揮部迅速做出反應,阿隆外長利用外交手段向有關國家通報了這一情況,而且派巴列夫摸一下烏幹達總統阿明的態度。
6月29日上午,巴列夫接通了阿明的私人專線電話。
阿明轉達了劫機者的條件:釋放關押在特拉維夫監獄中的40名阿拉伯解放戰士,包括日本的赤軍隊員岡本公三。並規定7月1日下午2時為最後期限。超過時限,他們每隔1小時,就殺死1名人質。
“閃電行動”的軍事營救計劃
這樣的條件以色列是不可能答應的,以色列為了救出人質,成立了以總理拉賓、國防部長佩雷斯為首的行動指揮部,由步兵—傘兵司令肖姆隆擬製了代號為“閃電行動”的軍事營救計劃。
1976年7月4日,以色列突擊隊深夜發動大膽的偷襲,以解救在烏幹達的恩德培機場被親巴勒斯坦劫機者扣留的105名人質。
當時恐怖分子威脅說,要在當天的晚些時候開始槍殺飛機上的大部分以色列人以及猶太人。
由200名突擊隊員組成的救援部隊分乘3架飛機從以色列飛行了2000多英裏到達恩特培,他們在機場一端引爆了幾個爆炸裝置,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分散烏幹達部隊的注意力。
突擊隊的偷襲對於許多以色列人來說是沒有想到的。因為在他們心中認為政府還在同劫機者談判。
最後,200名突擊隊員僅僅用了53分鍾便製服了烏幹達衛兵,擊斃了7名恐怖分子,救援部隊僅有一名指揮官喪生,而這個人就是以色列前總理內塔尼亞胡的哥哥約尼·內塔尼亞胡。
後來,以色列人在耶路撒冷悼念這位在解救人質行動中陣亡的英雄戰士。
以色列突擊隊成功救出了被困在烏幹達首都恩德培機場的全部105名以色列人質,雖然其中有3人死亡,但這也是解救人質史上最成功的範例,以色列“野小子”特種部隊震驚了世界,他們用自己的真實而出色的戰績,贏得了世界上最優秀的特種部隊的稱號!
而且為鞏固和加強這些活動,聯合國會員國於2006年9月商定了一項全球反恐戰略,從而邁向反恐工作的新階段。這項戰略標誌著聯合國全體會員國第一次就一項打擊恐怖主義的共同戰略和行動框架達成一致。
知識拓展
全稱為“以色列情報和特殊使命局”(TheInstituteforIntelligenceandSpecialOperations),官方網站:http://www.mossad.gov.il,分希伯來文和英文兩種版本。
1948年以色列國成立後,“哈加納”為“以色列國防軍”所代替,僅僅在六周後,“沙亞”為“對外情報機構”所代替,也就成為了摩薩德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