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把自己的女兒培養成一個優秀的女孩,父母首先必須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采取適合女孩的科學的教育方法和手段,盡量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營造和諧、寬鬆的教育氛圍,為孩子的全麵發展和健康成長創造利好的條件。父母要認識到自己在養育女兒過程中的特殊作用。父母在家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們對子女發展有著巨大影響力。父母心理健康狀況對孩子的影響已被國內外的一些研究所證實,但在父母各自對孩子的不同影響力中,孰大孰小的問題上還有爭議。在我國,父親往往是一家之主,承擔著養家糊口、保護家人的重任;而母親則是慈愛的,操持家務,撫養子女,維持家庭正常運轉的角色。由於這種角色上的差異,父母就很“默契”地將養育子女的任務做了分工:父親常與孩子遊戲,教孩子學習,幫助孩子與外麵世界打交道;母親主要負責孩子的飲食起居,日常生活的照顧。通過與父親的交流,孩子學習到更多的責任、義務;在和母親的生活過程中,孩子將學會如何去關心、體貼他人。一個內心積極健康的父親對於孩子的社會適應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一個樂觀、慈愛的母親則對於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有不可忽視的作用。社會適應不良的孩子容易退縮,脆弱;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對人缺乏信任,感情冷漠。父母的言行舉止對孩子有直接的示範作用。一位工作壓力大,情緒低落,經常在家發脾氣的父親,他的孩子就會產生焦慮、壓抑的心情。男孩還會逐漸學習到父親的行為方式,內化成為他自己的行為模式。在遇到類似的壓力後,會以相同的方式表現出來。女孩則觀察到母親的表現,學會了更多的驚恐、抑鬱。父母的心理健康狀況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父母要認識到自己在養育孩子過程中的特殊作用,並時時保持主動地位,揚利除弊。女孩有著她們先天的性別特征。所以,每個爸爸媽媽給予女兒的應該是完全具有符合她們生理特征的愛和哺育。1.母親對女兒應盡的基本職責從母親那裏,女兒得到的不僅是生命,還有自己可以效仿的榜樣。母親的聲音是女兒一生都不會忘記的歌。母親的眼神裏閃爍著女兒的心靈。母親撫養孩子是絕對神聖的。對於女人一生的評價,並不完全在於她的事業,應該讓她自己的身體、思想、自我、家庭,告訴她怎樣去實現她的價值,這才是最重要的。女孩的成長應該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女人有孩子以前,她在經曆一種情感關係,取決於她對父親和丈夫的評價。第二階段,有了孩子,照顧孩子是她的最高使命。第三階段,孩子漸漸長大,她又回到事業的追求中去。第四階段,孩子長大成人,開始探索新的自我和職業。母親應該教導自己的女兒,你的一生中關於事業和母親的事情都可以去做,但一旦做了母親就沒有什麼比作母親更重要了。女性養育孩子是完全受尊敬的。我們應該如實告訴女兒,他們同男孩的不同之處,男性的一生要比女性簡單得多,進入青春期以後沒有女性的每月生殖周期,他們與生殖的聯係不如女性更緊密。不教導女孩依靠男人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教導她們必須放棄自己的事業,也不教導她們男人不能在家帶孩子,在給女兒展示她一生的藍圖的時候,要考慮所有的可能性,防止她產生迷茫。母親不僅要把母親當成神聖的責任,也要把這種自信傳輸給女兒。2.父親要多給女兒關愛和鼓舞美國和新西蘭心理專家的一項聯合研究發現:父女關係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女孩青春期發育。即要麼促使女孩正常或提前到達青春期,要麼延遲女孩跨入青春期的門檻。有關專家通過對美國173名女孩及她們的家庭情況所作的調查表明,與父親關係特別好的女孩青春期發育遲於那些與父親關係一般或關係不太好的女孩。盡管遺傳基因和飲食鍛煉等因素會對孩子的青春期發育產生影響,但這一研究卻表明,家庭關係等社會因素同樣會影響孩子的生理發育。研究人員是從這些孩子滿5歲時開始進行調查的,在長達8年的時間裏,調查人員詳細觀察了這些女孩的家庭生活環境,以此了解和評估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和相互作用。這其中主要包括父母對孩子是否禮貌,是否時常進行鼓勵等行為方式的調查。隨著女孩年齡的增長,研究人員發現,年幼時女孩與父親之間關係的好壞與她們進入青春期的早晚有十分密切的關係。雖然母親與女兒的關係也會對孩子青春期發育產生影響,但結果卻遠不及父親對女兒的影響大。沒有父親的女孩或受到父親辱罵的女孩其青春期發育較早;而父女關係較好的女孩青春期發育較遲。這表明父親在生活中對女兒關心程度的高低和情感投入的多少不僅影響女兒的生理發育,還會影響到女兒的心理發育。研究人員認為,女孩青春期發育的提前是父親對女兒關心程度不夠的一種反饋。這是不是另一種形式的“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精神上的相對貧困引發生理上的提前早熟呢?女孩子過於早熟將會伴隨過早的性生活和生兒育女,這也是各個國家少女母親增多的原因之一。這種情況既不利於下一代的成長,也不利於少女母親本身。所以,要想自己的女兒健康成長,為父者便應該學會和懂得如何與女兒相處。在教育女兒方麵,當代著名女作家冰心的父親謝葆璋的做法就非常值得我們借鑒。父愛,一直是冰心創作的動力源泉之一,她始終銘記著父親的教誨,直至晚年還深深地懷念著父親。冰心是家中長女,也是父母膝下唯一的女兒,從小便被父母視為掌上明珠。冰心的父親謝葆璋,雖說是一位行伍出身的海軍軍官,卻也是一位舐犢情深的可愛父親,他對自己這唯一的愛女,充滿了柔情。當謝家的伯母、叔伯母們催促冰心的父母給女兒紮耳朵眼時,謝葆璋說:“你們看,她左耳垂後麵,有一顆聰明痣,把這顆痣紮穿了,孩子就笨了。”他還不讓孩子穿緊鞋。小冰心深知父親對她的疼愛,所以,她剛一感到鞋子有點緊,就故意在父親麵前一瘸一瘸地走。父親一見,就立刻埋怨妻子:“你又給她小鞋穿了!”冰心母親生氣了,把剪刀和紙裁的鞋樣推到丈夫麵前:“你會做,就給她做,將來長出一對金剛腳,我也不管!”謝葆璋還真的拿起剪刀來剪鞋樣,逗得母女倆笑了起來。謝葆璋在煙台任海軍學校校長時,經常帶女兒去海邊散步,教小冰心如何打槍,如何騎馬,如何劃船。夜晚,就指點她如何看星星,如何辨認星座的位置和名字。他還常常帶領冰心上軍艦,把軍艦上的設備、生活方式講給女兒聽。一天,謝葆璋像往常一樣帶女兒在海灘散步,冰心陶醉於眼前的美景,對父親說:“煙台海濱就是美啊!”父親卻感歎地說:“中國北方海岸好看的港灣多的是,何止一個煙台,比如威海衛、大連灣、青島,都是很美很美的。”冰心聽到這裏,要求父親帶她去看一看。父親撿起一塊石子,狠狠地向海裏扔去:“現在我不願意去!你知道,那些港口現在都不是我們中國人的,威海衛是英國人的,大連是日本人的,青島是德國人的。隻有煙台才是我們的,我們中國人自己的不凍港。為什麼我們把海軍學校建設在這海邊偏僻的山窩裏!我們是被擠到這裏來的啊。將來我們要奪回威海、大連、青島,非有強大的海軍不可。”父親的教誨在冰心的心中播下了愛國的種子,鼓舞著她走上反帝反封建的道路。冰心曾將她那莊嚴勇敢的慈父比喻成清晨即出、雍容燦爛的太陽:“早晨勇敢的燦爛的太陽,自然是父親了。他從對山的樹梢,雍容爾雅地上來,他溫和又嚴肅地對我說:‘又是一天了!’我就歡歡喜喜地坐起來,披衣從廊上走到屋裏去,開始一天新的生活。”她在成年以後,還寫了一篇名為《海上》的短篇小說,專門歌頌父愛,表達了她對父親的崇拜和依戀之情。是的,父親是冰心心中的太陽,是她生活的引路人。冰心在文學創作中的堅定不移和永遠執著,無疑是受了她父親精神力量的影響。如果說母親給予兒女的是如涓涓細流般的柔情,是在生活中無微不至的點點滴滴的關懷,那麼父親給予兒女的則是如江海大山般的力量,是精神上的鼓勵和支持。父親的愛是含蓄和深沉的,父愛如山。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見到因為工作太忙,而無暇顧及兒女的父親,或者隻是一味滿足兒女物質欲望而忽視給兒女精神引導的父親,或者嚴厲過頭,讓子女望而生畏的父親。也許父愛是一種本能,但是父愛也是一種藝術。怎樣才能成為兒女心中的太陽呢?冰心的父親多少給了我們一些提示:首先做一個有著強大精神力量的人,然後把這種力量傳輸給兒女。此外,教育專家還給父親們提出了如下建議:首先,盡量多和孩子在一起。作為父親,要保證參加孩子重要活動的比例至少達到2/3,即使為此收入降低。經常和女兒一起談天、放鬆和參加比賽,一個在父親陪伴下長大的女兒能夠體諒父親在某些時候不能陪伴在自己身邊,但她知道當她需要的時候,父親能提供幫助。父親要積極創造和女兒情感交流的機會,一起去玩、互相鼓勵和批評、講睡前故事等。通過肢體接觸給予孩子需要的身體上的交流,比如把女兒拋起來、再接住。有意識地表揚女兒。父親也可以通過為女兒做出犧牲表達對女兒的愛。無論女孩有一個怎樣的父親,她都要知道父親為她的安全和幸福放棄和付出了許多。在父女關係中,父親應該鼓勵女兒進行獨立的思考。研究表明,那些在成長中經過父親培養獨立思想的女孩往往在工作中做得更好,並且成長為充滿自信的女人。女兒是父親的追隨者,她們通過觀察父親如何教導自己,培養她的領導能力。父母對於訓練的要求往往是不同的。父親會用強加的方式教會女兒自我克製。對於女孩子來說,了解和控製感情是保持女性精神需求平衡的重要內容。因為女孩的大腦負擔了更多的感情和感覺因素,幫助女孩學會控製感情非常重要,而父親往往更重視感情的“控製”。
第1章 父母要認識到自己在養育女兒過程中的特殊作用(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