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提前構思,能讓自己對演講的整體內容有充分的把握,從而保證演講思路的清晰和語言的流暢!
演講就像蓋樓房一樣,需要事先設計好圖紙,這樣在演講的時候,就會有既定的方向和結構,不至於想到哪裏講到哪裏,最後亂了分寸。
首先,我們要確定好主題。
選擇合適的主題很重要。主題要反映現實,圍繞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從而合理地啟發聽眾,共同尋找問題的答案。主題還要角度新穎,切忌老生常談,人雲亦雲。最後,主題要角度集中,不可貪圖麵麵俱到。比如中國房市樓盤的最終走向、國內食品安全監管、災難預防和災區重建、兒童教育模式等主題就能很好地吸引觀眾,而一些科技和生物方麵的演講也會贏得人們的關注。
選好主題後,就要設計一個好的題目。好的題目往往會對整篇演講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因此,演講的標題一定要先聲奪人,一開始就能激起聽眾的興趣。什麼樣的題目能達到這樣的效果?概括說來就是簡潔、新穎、醒目、朗朗上口。
魯迅的演講標題就很有講究。
《無聲的中國》《未有天才之前》《幫忙文學與幫閑文學》《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等,既新穎獨特,又蘊涵哲理,讓大家耳目一新。特別是《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這個標題,雖然字數多,結構複雜,但是卻無一字可刪,緊扣演講內容,獨樹一種,很容易引起聽眾的興致。
其次,我們要精心準備素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精彩的演講一定是建立在精彩的素材之上。
我們要收集與主題有關的各種素材,包括事實材料、理論材料、數據材料等。再對這些素材進行篩選,挑出切題的、典型的、最具說服力的、最鮮活的素材。需要注意的是,除了演講時一定講到的素材之外,還可以準備幾個備用素材,以應付突發狀況。
一般而言,麵對青少年的演講,素材應形象有趣,寓理於事,要盡量選擇他們所崇拜的人和有轟動效應的事;麵對工人、農民的演講,素材要生動風趣、通俗淺顯,盡可能列舉他們周圍的人和發生在他們中間的事做例子;麵對知識分子的演講,素材則必須客觀、準確,有一定深度。
最後,我們要科學地設計演講稿的結構。合理的結構是一次成功演講的重要保障。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個引人入勝的開頭會將聽眾直接帶入演講的主題中。
比如《教育孩子適應生活》這篇演講稿的開頭是這樣寫的:
有一對夫妻,他們是大學的教授,在學術界有很高的聲譽,但是在教育孩子方麵,他們總是感到很無力。
有一次,妻子要招待客人,但是家裏的醬油用完了,便讓7歲的女兒去樓下的超市買瓶裝的醬油。過了很久,女兒空手回來了。“媽媽,超市裏沒有瓶裝的醬油,隻有袋裝的,我不敢買,就回來了!”妻子無奈地歎了口氣,自己和丈夫枉為教育界的精英了,女兒在生活中竟然如此不懂得變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