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言善辯巧攻心(1 / 1)

“成,源於說;敗,也源於說。”因此,在生意場上,能說會道、能言善辯的交際口才是一個商人必備的素質之一。

能言善辯巧攻心。在生意場上,一語值千“金”,能說會道可以帶來滾滾財源。你想過要把梳子賣給和尚嗎?癡人說夢,會成功嗎?下麵我們來看湯尼是如何成功地把梳子賣給方丈的。

湯尼和羅伊是某公司的推銷員。

他們倆每天走街串巷,到處推銷梳子。有一天,二人結伴外出,無意中經過一處寺院,望著人來人往的寺院,羅伊大失所望,“唉,怎麼會跑到這個鬼地方,這裏全是和尚,哪有和尚會買梳子呢?”

而湯尼看到寺院,卻靈機一動,計上心來。於是,他徑直走進了寺院。與方丈見麵施禮以後,湯尼問:“方丈,您身為寺院住持,可知做了一件對佛大不敬的事情嗎?”

方丈一聽,很疑惑,道:“敢問施主,老納一心禮佛,畢恭畢敬,有何做得不妥的地方嗎?”

湯尼言:“每天這麼多的善男信女風塵仆仆,長途跋涉而來,隻為拜佛求願。但他們大多滿臉汙垢,披頭散發,如此拜佛,實為對佛之大不敬,而您身為寺院住持,卻對此視而不見,難道沒有失禮嗎?”

方丈一聽,覺得他說的話很有道理,便道:“阿彌陀佛,請問施主有何高見?”

“方丈不要著急,此乃小事一樁。待香客們趕至貴院,隻需您安排盥洗間一處,備上幾把梳子,令香客們梳洗完畢,幹幹淨淨地拜佛即可!”湯尼答道。

最後經商討,湯尼以每把三元的價格賣給了方丈十把梳子。

過了一段時間,湯尼又帶著一百把特製梳子來到了寺院。見到方丈後,深施一禮,道:“方丈,您是否想過振興佛門,讓寺院名聲遠播、香火更盛呢?”

方丈道:“阿彌陀佛,當然願意,不知施主有何高見?”

“方丈,香客們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如果能讓他們空手而來,有獲而走,豈不妙哉?在下為貴院量身定做了一百把精致工藝梳,每把梳子上均有貴院字號,並畫有可愛的小和尚一位,臨別以一把梳子相贈,一來高僧贈梳,別有深意;二來也可以讓貴院名聲遠播,更會有人慕名求梳,香火豈不愈來愈盛呢?”

方丈聽後,高興至極。經商討,湯尼以每把五元的價格賣給了方丈一百把梳子。

又過了一段時間,湯尼又帶著一千把梳子拜見方丈。雙方施禮後,湯尼問道:“方丈,在下今天要幫您做一件功德無量的大好事呀!”

待方丈詢問原因時,湯尼說道:“寺院年久失修,諸多佛像已破舊不堪,需重修寺院,重塑佛像金身。我這裏有一千把梳子,分成兩組,其中一組梳子寫有‘功德梳’,另一組寫有‘智慧梳’。方丈您可以在寺院大堂內貼有如下告示‘凡來本院香客,如捐助十元善款,可獲高僧施法的智慧梳一把,天天梳理頭發,智慧源源不斷;如捐助二十元善款,可獲方丈親自施法的功德梳一把,一旦擁有,功德常在,一生平安’。如此一來,善款就會源源不斷地彙集而來。不出一年,夢想即可成真,豈不功德無量?”

方丈聽得如癡如醉,當即買下一千把梳子,並決定與湯尼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

湯尼幾句妙語,就使方丈買下了本來對和尚無任何用途的梳子。可見,能說會道,往往會贏得顧客、取得溝通的最後勝利。

美國億萬富翁魯幾諾·普洛奇也是運用自己出眾的口才成功地掘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魯幾諾·普洛奇1918年出生在美國明尼蘇達州的一個小鐵礦城。由於家裏貧窮,他從14歲起就利用課餘時間為附近的一家大商店工作。在他讀高三的時候,商店老板交給了他一項賣香蕉的任務。有一船冷凍受損的香蕉,雖然吃起來口味仍舊很好,但外皮黑糊糊的,如正常銷售,顧客一定不願購買。當時4磅重的香蕉可賣25美分,老板建議普洛奇可以按4磅18美分的價格推銷,如沒人購買,再降低價錢。

普洛奇自有辦法。他在門口擺出了堆成小山似的香蕉,然後叫賣道:“阿根廷香蕉!”其實根本沒有阿根廷香蕉,但這個名字卻蠻有味道的,聽起來既高貴又新奇。於是引來了許多人來瞧這些黑糊糊的東西。普洛奇又說服他的“聽眾”——這些古怪的香蕉是一種新型水果,第一次外銷美國。為了優待大家,他準備以驚人的低價1磅10美分來出售香蕉——這個價格比沒有受損的香蕉幾乎貴了一倍。3小時之內,普洛奇竟將香蕉全部賣光了。

魯幾諾·普洛奇把“冷凍受損的香蕉”說成是“阿根廷香蕉”。結果,滯銷的香蕉很快銷售一空。

由此可見,出色的口才不僅有利於溝通和交流,還能夠帶來無限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