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修行之地(1 / 2)

安寧他們不知道,他們裏邊亂成一團,擔憂不已的時候,外邊也炸鍋了。

一個千羽崖的弟子,竟然被秘境甩了出來!

九寶山秘境,從被開發到被南域五大勢力開始秘密使用,已經過了幾百年。不說三十次,二十次絕對是有了。秘境把人甩出來,以前倒不是沒發生過。有因為人數超出了三十,被擠出來的;還有的是因為有弟子隱藏修為,沒瞞過秘境被甩出來的。

可是,明明人數沒有超,弟子也沒有隱藏修為的情況下,被甩出來,這可是從未發生過的事情!

大家都沒瞎,人數還不至於搞錯,每個勢力六個弟子,五個勢力加起來,正好三十人,不多不少,絕對準確!

至於隱藏修為?所有長老可都是洞玄境的大修,想要在六個洞玄境大修麵前隱藏修為,除非他是第五境的超級高手。那個千羽崖的弟子,身家清白,就一個入門十二年,通靈境三品的小修士而已。資質雖然不錯,卻沒可能是什麼超級高手假扮。

再說了,南域根本就沒有第五境的超級高手,中州倒是有。可是哪個超級高手不是一方人物,閑得蛋疼跑到南域去混個通靈境級別的秘境?

眾長老商議不出個結果,最後隻能認為,時間太長,秘境出了問題,從以前的準入三十個人,變成了準入二十九。不得不說,這些人的想法,倒是與安寧不謀而合。

不過這個結論也隻是推測,他們也不敢確定是否正確。要是還有其他問題,這一批進入秘境的弟子,發生了什麼危險,那他們可就難辭其咎了。

要是普通天才就罷了,沒了再招收就是。可這些弟子,可不止是普通弟子,有些是勢力裏某個大修的親人,有些是某大修的愛徒,甚至還有掌門或者族長的子孫,其中關係錯綜複雜,實在是理都理不清。

這就是一堆麻煩啊!

六個大修不敢善專,一邊將這個情況傳回山門,一邊神經緊張的對九寶山範圍開始嚴防死守。

…………

休息了一夜,沒有任何異常情況發生,本來還有些擔憂的眾多年輕修士,也放下了心裏的大石。

依依惜別了相熟的其他人,修士們開始散去,奔赴自己的修行之地。

九寶山秘境的珍貴之處,不是它天地元氣比神州要濃鬱,而是裏邊的天地法則,比在神州更容易接觸到。這些天地法則,關係到玄之又玄的“道”,而“道”關係到第四境之上的修煉。

可以說,九寶山秘境裏,提升個人修為隻是次要,最主要的是要找機會,去悟“道”。如果能夠悟得一絲半點,就意味著至少你將來的成就,最少也是洞玄境啊!

當然,這“道”也不是那麼好悟的,再怎麼說,那是洞玄境才會接觸的東西。根據以往的比例來說,每一批進入秘境的三十個修士,有那麼三四個,能夠悟得一絲“道”,就已經算是幸運的了。

安寧也在和於蓮她們道別,準備前往自己的修行之地。

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和不擅長的,喜歡的和不喜歡的。所以長輩們會根據各個弟子平日的表現,有一個大致的判斷,在進入秘境之前,就會建議弟子在秘境內選擇什麼樣的悟“道”之地。

孫恬和蘇彤是參與過九寶山秘境的,所以她們兩對這個秘境也自然有一番獨到的見解。

她們給安寧的建議是選一處上古門派的建築遺址,特別是一些練功場、比武場、擂台這類建築,讓安寧通過一些古修士的戰鬥痕跡,去感悟上古劍“道”,因為安寧的功法,與上古劍修似乎有些關聯。

而於蓮,因為修行的是一部偏向陰柔的功法,五行中偏向水屬性,所以她們建議於蓮去找一些江河湖泊之類的,進行感悟。

至於林怡、元平貴、孫陽、李響四人,也各自有師門的建議,與安寧都不同,所以幾人沒辦法繼續同行了。

辭別了於蓮等人,安寧在腦海裏過了一遍孫恬和蘇彤對秘境的講解,選定了一個方向急速前行。

“道”是什麼,孫恬和蘇彤都不能給安寧一個具體概念,這是一種說不出來的東西,不是她們故弄玄虛。但是“道”是真實存在的,在洞玄境之後的修煉中,如果對“道”的感悟不夠,就無法提升修為了。

在安寧的本來的理解裏,“道”應該可以歸類於一種對事物的看法。所謂的天地規則,不就指的是各種自然現象麼,在前世,這些東西已經被天文、物理、化學、數學、生物等等學科解釋得很清楚了。安寧第一次聽說天地規則,還有“道”這個字的時候,還曾埋怨自己,在前世沒好好學這幾個學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