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堂比武正式開始,率先跳上台的是一個三層修氣者,向台下一抱拳,“外堂弟子徐樂,請各位指點。”
嗖,跳上一外堂弟子,向徐樂也一抱拳,“馬勳,請徐師兄指教。”
二人交戰在一起。
“走吧,看這種比武有什麼意思,要是在兩年前還有些看頭。”說話的是內堂的一個弟子。
誠然,以內堂弟子的修為,最低的都已經是六層修氣者級別,在這裏觀看外堂弟子比武的確沒什麼意義。
在長老的帶領下,他們報了名後,就直接返回了,等到內堂弟子比武的時候再來,沒必要在這裏浪費時間。
中堂的一些弟子也紛紛離去,隻有少數的一些弟子留在這裏為相熟的外堂弟子加油助威。
“宗大哥,你看他們兩個誰能堅持到最後,成為勝者。”容梁對宗強說道。
容梁看出兩個人都是三層修氣者,如果是他上台,一招就可以把兩人都擊敗。
宗強盯著台上的兩個人看了一會兒,說道:“據我所觀察,應該是徐樂能夠取得勝利。”
畢竟宗強已經是四層修氣者級別,還是能夠看出兩個人的破綻。
“宗大哥,你的實力在外堂處於什麼位置。”容梁問道。
“應該能夠排在前十名吧。”宗強說道。
在去年進入外堂的時候他就已經是三層修氣者的級別,經過一年的苦修,提升了一個級別修為,原本宗強進入未都派就是想要進入中堂的,無奈去年參加考核的弟子修為太高,被擠入到外堂,宗強很不甘心,在一年當中潛心苦修,打算在今年的比武當中博得長老的注意,能夠進入中堂。
未都派的三個堂待遇有著本質的區別,內堂有三個長老負責指導弟子修煉,去年招收了十五個弟子,平均五個弟子就有一個長老專門指導。
而中堂也是三個長老負責指導,但是中堂有二百名弟子,要七十個弟子才能有一個長老指導,所以得到長老指導的機會很難得。
但是外堂有八百多弟子,也是三個長老負責指導,差不多要三百人才能有一個長老指導,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機會得到長老的指導。
而且三個堂的長老修為也完全不同,外堂是普通長老,中堂是修為較高的長老,內堂則是未都派的核心所在,其弟子都被視為未都派的未來和希望,是修為在未都派也數得著的長老負責指導他們。
所以每個堂弟子在這一年中進步的速度就大為不同了,外堂弟子這一年進步最快的才進階了一個級別,比如說宗強,從三層修氣者進階到四層修氣者。
中堂弟子有不少從去年的四層修氣者進階到六層修氣者。
據說內堂去年招收的那三個五層修氣者全部都進階到八層修氣者,進階幅度竟然達到了三個級別。
這一方麵是弟子的天分和悟性不同,另一方麵也是所接受的指導和平時修煉的功法秘籍等級不同。
所以也就造成了都想表現自己,外堂弟子想進入中堂,而中堂弟子想要進入內堂。
不得不說未都派這種做法也是一個很好的激勵辦法,讓外堂和中堂弟子都能夠刻苦修煉,有一個奮鬥的目標。
“宗大哥,你要是想進入中堂的話,等那個馬勳落敗,就馬上登台。”容梁說道。
“為什麼,你看那些四層修氣者不都是在觀望麼,都想看看別人的實力再做打算。”宗強不明白容梁的意思。
“宗大哥,要是你在外堂的實力獨占鼇頭,就等最後再出場,但是你沒有絕對的把握打敗所有人,趁著修為較高的都在觀望,上去奪得一個擂主的名分,離你進入中堂也就不遠了。”容梁分析到。
宗強想了一下,也是這個道理,越是到了最後,爭奪就會越激烈,還不如趁著現在台上的都在修為不高,搶奪一個擂主的名分。
台上的二人你一拳,我一腳的打得不亦樂乎,宗強看出馬勳落敗隻是時間的問題,趕緊向擂台下擠去。
“宗大哥,一定要記住,出手幹淨利落,不能拖泥帶水,千萬別浪費過多的體力,免得堅持不到十場。”容梁在背後提醒宗強。
這個時候絕對不是講交情的時候,用最短時間打敗對手,才能最節省體力。
宗強點點頭,向台上看去。
徐樂與馬勳已經打了一會兒,見沒能打敗馬勳,心中也是很著急,故意賣了個破綻,胸前門戶大開。
馬勳一拳奔向徐樂前胸,打算一拳將徐樂打落台下。
徐樂嘴角微微一笑,眼看馬勳的拳頭就要挨著衣衫了,腳下快速躲閃,身體向旁邊一轉,順勢抓住馬勳的拳頭向前一帶,馬勳的身體一個踉蹌,徐樂隨手在馬勳背後輕輕一推,馬勳站立不穩,直接奔向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