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祭婆婆端起茶杯小飲了一口,然後才緩緩的說道:“當時那場大戰,雖然眾多修道之人期待了許久,不過飄渺道人和我師父真正比試鬥法的時間卻很不久。”
秦素音和白雲昭見血祭婆婆已經開始講起,便都乖乖的坐在石凳上,聚精會神聽她講。
這時秦素音歪著腦袋,有些失望的問道:“很短嗎?我還以為要大戰三天三夜呢。”
血祭婆婆笑了笑,說道:“你以為這是江湖雜耍啊。這不管是凡人的武學,還是咱們修道之人的道法神通。真正的高人交手,要分出勝負來隻需幾招就可以了。”
白雲昭因為自幼跟著他爹習武,所以對於這武林人士比武之事,也了解不少。對於真正的武林高手來說,往往一接手就知道對方的實力了。
所以一般在比試切磋之前都會說點到為止,指的就是在一接手後的幾招之中將對方的實力摸清楚。而清楚了之後,便會停手,不再打下去了。
在這幾招之中,要摸清楚自己到底能不能勝過對方,對方的實力又比自己高出多少,或者低出多少來。而一般隻要雙方知道了對方的實力後,就會停手不打了。
因為如果一方高,一方低,再比下去肯定有一人會受傷,拳腳無眼嘛。所以為了給對方留麵子,比試前都會說聲點到為止,然後一接手之間摸清了對方實力,也就停手了。功力低的,自然認個下風,而功力高的也會說聲承讓。這樣輸者不丟臉,贏者也不失風度。
而在修真界比試鬥法也是一樣。對方的法器一放出來,或者某一個法術放出來。往往一眼就能看出自己的法器,或者道行能不能抵擋得住。
對於對自己的法器和道行有信心的人,也會放手一搏。但隻要法器之間一接觸,或者一接觸對方的法術,便能立刻知道自己與對方實力的對比了。
若隻比一般比試的話,往往這時候就道行較低的人就會主動收回法器,自行認輸。以免損傷了自己的法寶。除非是有仇之人,才會拚盡全力跟對方糾纏不休,更是不惜法寶的損毀,也非要拚出個結果來。
白雲昭這時候接過血祭婆婆的話來,說道:“婆婆說得沒錯。因為我從小跟隨我爹習武,所以也經常看我爹和別人比試切磋拳腳。小的時候我也奇怪為什麼兩人剛上場就過了幾招就不打了,後來我才明白雖然隻是簡單的幾招。不過雙方卻都是全力以赴,隻需要這幾招就能知道自己和對方的差距了。所以再打下去,隻會傷了和氣,也會讓輸的人丟了麵子。”
秦素音聽白雲昭還學過武功,不禁好奇的問道:“你還練過功夫啊,看不出來呢。”
白雲昭笑了笑,回道:“三腳貓的功夫。況且現在已經入道,這凡人武學也沒有再練過了。”
秦素音點了點頭,又向血祭婆婆問道:“婆婆,那你快說說當時是怎麼比試的?雖然短,但卻一定很精彩。”
血祭婆婆邊想邊說道:“當時我師父和飄渺道人同處泰山之頂。而其他道友害怕他們兩人比試鬥法威力太過強大,都躲在其他山頭。”
秦素音不禁笑道:“那些人這麼膽小呀,這麼難得一見的機會,還不湊近了看個清楚。”
血祭婆婆卻笑道:“離得遠,倒還有得看。要是離近了,恐怕就神形俱滅了。”
秦素音和白雲昭同是一驚,問道:“這麼厲害?”
血祭婆婆卻沉聲說道:“難道你忘了我跟你說的,雷劍一出,十方俱滅。風扇一舞,萬籟俱靜嗎。”
秦素音倒吸一口涼氣,本來最初聽血祭婆婆說起這四句話來時,心中著實一陣沸騰。不過後來想想又覺得或許隻是誇讚之詞,兩樣法器就算再厲害,這一個十方俱滅,一個萬籟俱靜。這也太誇張了點。
但秦素音見血祭婆婆剛才說話的語氣和神情,絕對不是將這句話看作誇讚之詞,而是實至名歸。
血祭婆婆接著說道:“當時飄渺道人在比試之前,還勸過我師父一番。說他的雷劍威力十分霸道,讓我師父還是不要比試了,以免傷了和氣。但我師父卻是個不服輸的性格,以她的脾氣要是飄渺道人示弱,說他的雷劍或許不如風扇的話。那我師父還可能尚且罷手。但他那樣說,等於是讓我師父更想快些和他比試。一窺他這雷劍到底有多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