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會審就會審,一個目中無人的狂妄之徒,他能寫出來什麼答案?這些題目不是老夫自誇,就算我自己,也未嚐能全部答對,其間有不少都是博引了其他國家幾百年前科考中的密卷,連我都隻能照搬試題和答案,不能通曉其中經意,他楊歡又能有什麼見地?”
儒家的院主冷哼一聲,直接一甩長袖跟著傳旨太監走了。
“孔兄說的是,這些密卷都是我九大家不傳之秘,就算科考過後,也未嚐傳出試題,何況這還是數百年,甚至千年前的密卷,就算我們也無權查閱,他楊歡豈能勝出?”
墨家的院主也是眉毛倒豎,此刻他徹底認為楊歡是在沽名釣譽。
“話雖如此,可不知為何,我總感覺這件事情不對勁,有種不好的預感。”兵家的言將軍皺著眉頭。
“別胡思亂想了,他一個才修煉三個月的小修士能有什麼能力?此前楊歡的履曆我等也研究過,那琅琊書海之中一切相關題目,這裏麵我可是一道都未曾出過,我倒要看他拿什麼答題。”
法家院主眯眯眼,掌心之中一金一玉兩顆寶珠滴溜溜的轉動,這是法家的一門寶物,和儒家君子劍,兵家虎符,墨家魯班斧都是一樣級別的東西,這一金一玉兩顆寶珠,是法家金科玉律的象征,意思就是鐵麵無私,法網恢恢,公正嚴明。
九大院主來到帝宮太庸殿,其中各大學院的院主,文武百官,甚至女帝,已經都在議論這件事情了。
迄今為止,就算考一門試題的一般考生也還沒有人交過答卷,唯獨楊歡十三門一起考,第一個交了試卷。
楊歡的試卷,此刻整整齊齊的放在女帝的案首,女帝靜靜的坐著,不知道在想什麼。
“各位院主,請隨奴婢前來,為了公平裁決,還請九大院主先寫下答案,當著文武百官將答案默在此間,由女帝保管吧!”
一進入殿中,九大院主就被一個小太監攔住。
“哼,無需如此費事,答案老夫早就準備好了,現在我就當著文武百官和女帝的麵將答案拆封,然後咱們再一齊裁決對錯。”
儒家院主直接從袖口取出了一卷白紙,這紙張寶光瑩瑩,一拿出來就有一種剛正浩然的氣息傳出,答卷之中,還隱有朗朗書聲響動。
這答案一打開,頓時就自動的懸浮空中,展現出來,讓所有人看得清清楚楚,白紙黑字,無比分明。
現在在帝宮之中展露答案,自然不怕貢院的考生知曉,也不怕有人去透露。因為不管是這大殿之內,還是貢院之中,都是陣法嚴密,除非有人進去傳遞答案,否則難以意念傳播。
而如果有人作奸犯科,女帝定然嚴懲不貸,抓住之後就是聲名掃地,沒人敢。
“不錯不錯,這商丘馬忠仁的心德之論我也讀過,此題當是此解最妙!”
“這一《藍沙序》乃是三十六年前,鴻人宋玉贈友人的詩篇,此前隻是聽聞,沒想到今日卻見了正容,甚幸甚幸!”
一個個文武百官,甚至女帝都拿著試卷,對照空中的答案評頭論足起來,大殿的邊角,還有一些書吏官員在記錄。
時間漸漸過去,當墨家,法家,兵家……九大學院,四大真院,十三院主,甚至之後的其餘院主,都將自己的試題答案公諸於眾,貢院之中的考試也完成了。
當楊歡,袁浩文,劉其山,言堅四人的答卷全部擺放在女帝麵前,他們四人也全部被請上大殿,會審開始。
現在文武百官和女帝都是熟記每一卷的答案,全部目光炯炯的將眼睛盯在那四摞厚厚的答卷之上。
看看眾人,女帝身邊的侍女太監頓時將楊歡四人的答卷分散開來,在百官之中傳閱,幾個人批示一卷,然後交叉批示,到最後再彙總。
“學究天人,學究天人呐,這是兵家言堅的試卷,沒想到他的儒家試卷也做得如此完美,竟然沒有錯誤。”
“嘖嘖,法家的劉其山果真不凡,連我四大真院的試題都答的有模有樣。”
大殿之上一片讚美之聲,唯獨沒人言及楊歡,因為楊歡的試卷正被九大院主親自批閱,九家的試卷,他們一人一卷,一個字一個字的查看,想要找出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