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市場 緩慢演進
特別策劃
作者:李璿
今年的“六一”檔期一共上映了三部國產動畫電影,《魁拔2之大戰元泱界》(以下簡稱《魁拔2》)《潛艇總動員3》《辛巴達曆險記》。
其中《魁拔2》上映前期,曾得到韓寒、寧財神、何平等諸多圈內名人力挺,其兩年前推出的第一部電影也受到了國內動漫迷的熱捧和業內人士的一致認可,網絡視頻點擊相當可觀。但這部製作精良、滿載著片方與動漫迷期望的電影,票房成績竟然在三部國產動畫中最低的,臨近截稿時約為2400萬元。
在人們看膩了“喜羊羊和灰太狼”,聽煩了無休止的貧嘴與說教後,動畫電影“拒絕低幼”“趕快長大”的呼聲一再高漲。可當《魁拔2》這樣一部真正“非低幼”動畫出現之後,市場表現竟然遠不如主打低幼兒童觀眾的《潛艇總動員3》。
國內觀眾的口味是否真的發生了改變?我們的市場究竟需要什麼樣的動畫電影?
低幼,告別艱難
“中國的老百姓始終認為動畫就是給小孩子看的,這種想法已經根深蒂固,很難改變。”北京新影聯院線總經理黃群飛表示,“現在好萊塢動畫已經扭轉了中國觀眾的這種想法,但國產動畫要想改變這一點,還需要很長時間。”
《魁拔》製片人、北京青青樹動漫科技有限公司CEO武寒青告訴記者,來看《魁拔2》的大多是小孩子和家庭觀眾,影片主打的青少年觀眾反而是最少的。“觀眾對國產動畫的這種‘偏見’,並不是《魁拔》這樣的一兩部影片就可以改變的,需要全行業共同、長期的努力。”
其實最近一兩年,國產動畫電影“告別低幼”已經成為業內共識。但說來容易做來難,在目前影片質量尚與好萊塢存在巨大差距的現實下,如何做出一部真正“合家歡”式的動畫電影?
“如果在技術上追趕好萊塢,永遠趕不上,差距實在太大。還是要在講故事方麵下功夫。”武寒青表示。保利影業公共事業部總監劉建峰則認為:“國產動畫如果繼續閉門造車,無疑是窮途末路,因為我們缺少夢工廠那樣能夠‘造夢’的人。中外合作一定是拯救國產動畫的道路。”
對此,卡通先生影業總經理陳英傑也有自己的看法:“其實我們在技術方麵與好萊塢的差距並不一定遙不可及。好萊塢動畫公司背後都有大型IT公司給予硬件和軟件的支持,比如惠普。國內的聯想、清華同方也應該有這樣的實力,問題在於目前這個產業是否有足夠的魅力吸引這樣的IT公司加入。”
據記者了解,現在有不少動畫電影項目並非打著“全家歡”的幌子“賣萌”,而是真正開始“告別低幼”。比如於勝軍導演的《我是狼》,即將於今年暑期上映的《終極大冒險》,和小馬奔騰預計於2015年前後推出的“年獸”題材動畫電影。但在如今的市場環境下,這些片子的票房前景實難樂觀。
新媒體,還在“想象”
新媒體的想象空間是無限的,但對於國產動畫來說,目前通過該渠道有所收獲還言之過早。
“愛奇藝目前和動畫片的版權合作有版權買斷和點擊分成兩種模式。”愛奇藝動漫頻道總監李菲告訴記者,“對於投資上千萬的動畫電影來說,主要的回收渠道還應該在院線,網絡平台隻能為其收入增加一點增量。”雖然不願透露單部動畫片的新媒體版權價格,但從李菲的表述中可以看出,相比價格一再高漲的電視劇新媒體版權,動畫片的新媒體版權價格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