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種愛的收獲(1 / 1)

文/佚名

梅農是印度前國會議員,他出身貧寒。有一年他初到新德裏,沒想到剛一下火車就被賊盯上了,身上所帶錢財被洗劫一空。無奈中,他向一位素不相識的老人求助,老人給了他十五盧比。梅農為了日後還錢,他一再詢問老人的住址。老人隻是把錢借給他,卻沒有告訴他住址。老人對梅農說:“如果你想還錢,那你就在有生之年,把這十五盧比送給任何一個有求於你的陌生人吧。”梅農始終記著老人的話,他對任何一個有求於他的陌生人,都提供了十五盧比的幫助。他一直認真地做著這件事,直到逝世。後來,他的助手也效仿他的這一做法,去幫助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再後來,他助手的兒子也學著他們的樣子去幫助一些人。

後來,有一個受過他們幫助的人,把此事寫成文章,發表在一本雜誌上。從此這個傳遞愛心的故事便在社會上流傳開了。

如果能把一份愛心傳到社會,形成一種社會公德,就會美化社會。見義勇為、舍己救人,其影響之大自不必說。即使一個親切的微笑,一次熱情的服務,也同樣讓人感到溫馨。但是,我們在生活中,總會看見這樣的現象:車上分明標有老人、孕婦、殘疾人專座,卻被強壯的年輕人強行霸占;在電梯上兩眼瞅著“請靠右站”卻不屑一顧,無動於衷,大大咧咧地隨便一站了事……這僅僅需要我們的舉手之勞而已,卻被我們所忽視了。予人方便自己也方便,讓愛心美化自己、美化別人、美化社會,才能最終美化我們的心靈。

一個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但如果人人都能把愛心廣泛地傳遞下去,這個社會將會更加美好。

人人都有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就如同我們自己一樣。也許我們不經意的一個舉手之勞,就會給他人帶來很大的幫助,讓他人感動不已。所以伸出我們的援助之手,讓世界充滿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