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同為萬物靈長,甚至神力較我們有天壤之別。如今我們神力盡失,你們卻得到了新的力量,理所當然的成為了我們這些失敗者的統治者,被欺淩者鹹魚翻身踩在了自己的頭上,這怎能不讓人嫉恨的發狂?
人類就是這樣,負麵情緒對他們的影響力總是遠勝於正麵情緒,縱然對他千般好,總有怨念暗滋生,或出於懷疑,或出於習慣。
不僅如此,更有甚者還一廂情願的認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在他們看來,賢人們似乎隻是披著人皮的禽獸,給他們帶來的一切的好,都暗藏著天大的陰謀。
於是,謠言從少數人嘴裏溜出,通過人們的口耳相傳,開始了在人群中的迅速傳播。
對於這種情況,先賢們深知,“防民之口,甚於防川”,不敢直接加以幹涉,恐留人口實,唯有寄希望於有德之人。
殊不知,三人成虎,德行操守之人,畢竟,隻是少數。
終於,輿論在人群中爆發,巨大的心裏落差加上陰謀者的推波助瀾,人們對賢人們的嫉恨已然已經達到了一個臨界值。
猶如千裏之堤,蟻穴遍布;駱駝將死,差之一芥。
先賢們也及時的通過占星之術窺探到了暗流湧動下的不滿和騷亂,人們磨刀霍霍,待之一戰。
第三次上古之戰一觸即發,值此關鍵時刻,先賢們避開耳目,召開了第一次戰前緊急會議。
會議自然是圍繞此次輿論展開:
有人主張巡回演講遊說民眾,有人則認為應該自廢靈力以表心智……盡管大家的想法大相徑庭,但似乎並沒有一個人認為這是一場有必要被發動的戰爭。
也沒有任何一個賢人想要和曾為同胞,現在也仍被他們視為同胞的人類一戰。
所以,主戰想法在這次的會議上,根本就沒有被提出來過。
也許這就是賢人與普通人的區別!
賢人之所以為賢人,在於他們心憂天下,一直以匡扶社稷,維護正義為己任,從來就不會去計較個人的得失。
這是一次隻有主和派參與的,戰前緊急會議。
經過長時間的探討,思想的磨合,先賢們逐漸將討論的重點,放在了陰謀者們所提出的“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口號上。
既然你們認為我們靈師不能成為你們人類的領導者、開路人,那我們就讓你們人類自己來領導自己。
於是,一種全新的,夾雜著先賢們智慧光輝的體製,出現在了上古神州大地。
由神域得到啟示,二十四賢人將各自所教化的地區命為“王域”。上古神州大地也因此而被分成了二十四王域,每個王域中由群眾自己來推選有德之人領導他們,領導者被命名為“王”。而賢人們則退居二線,輔佐王來治理王域。
這一舉措的實施,終於徹底粉碎了當時的輿論,畢竟這場戰爭就算是真的被發動了,人類也並沒有絲毫的勝算。不管怎麼說,這也算是他們反抗鬥爭中所取得的第一個階段性的勝利,在往後的歲月裏,他們將會一點一點的蠶食靈師們的權力。
一場一觸即發的上古大戰終於被先賢們的智慧扼殺在了繈褓之中,神州大地,也再度迎來了多年的和平發展時期。
王的幾度更替,又有數十年的時光在不經意間悄然流逝,第一代靈師們逐漸老去。
然而,“靈師”,卻留傳了下來,“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在時間的洪流裏,生命在不斷的繁衍,各種思想也在不斷的交錯碰撞。有些人,有些事,有些曆史的必然,無法理解,卻又如此顯而易見。
一百年,兩百年,三百年……一千年。沒有人知道在這一千年裏具體發生了什麼。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王的推選,變成了王的禪讓,最後變成了王的繼承。
靈師的地位也不斷的下降,權力被一削再削,最後終於在朝堂之上沒了立足地,漸漸的被迫走向民間。
一些靈師隱居山野,不問世事;一些靈師在地方利用自己的力量為百姓謀福祉;但是也有那麼一些靈師,走上了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
畢竟已逾千年,人心不古。
有了暴動就必然會有鎮壓,部分靈師重又被召回到曾經由他們當家作主的朝堂之上。
然而,這次卻是充當著人類的打手。
雖然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可千年來這種曾經無法企及,虛無縹緲,但是卻又真實的存在了那麼多年的平衡,難道不正是夜月和先賢們所追求的嗎?
為了曾經先賢們的理想,二十四王域心懷正義的靈師們覺得,有必要一戰。
終於,他們聯合起來開始了對暴動靈師們的武力鎮壓。
第三次大戰終於還是爆發了,不過卻是---靈師與靈師之間的戰爭。
這一場戰爭持續的時間之短,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
當靈師們運用自己的力量在戰場上屠戮同族之時:黯兮慘悴,風悲日曛;蓬斷草枯,凜若霜晨;鳥飛不下,獸鋌亡群。天地為之悲泣,乾坤因而動容。
見此異景,戰鬥雙方不禁默默收起武器,離開了這片血腥之地,一夜之間,雙方撤退數百裏,最後作鳥獸散了。
這樣一個結果,讓那些夢想著坐收漁利的政治家和等著看好戲的普通民眾們都大失所望。然而這場最終以鬧劇收場的戰爭,除了增加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還是起到了一定實質性的作用。
對於靈師而言,他們得以重返朝堂。因為自此之後,政治家的懷抱開始對他們張開,靈師開始在朝堂中擔任守衛,在地方擔任將領。雖然都是些武職,但在靈師們看來,這也算是收回了部分曾經被削的權力。
而對於那些政治家、陰謀家而言,他們找到了新的,戰爭機器……
第三次大戰之後僅僅三十餘年,遲來的第四次大戰登上了曆史的大舞台---人類與人類之間的戰爭。
上古時期二十四賢人分劃王域之時,是以各自所教化的地區為基礎。
神州大地地形繁複,有一望無際的平原地區;有跌宕起伏的崇山峻嶺;有物產豐富的魚米之鄉,亦有物資匱乏的窮鄉僻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