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言(1 / 1)

有個在劇組工作的朋友問我,一個人最完美的演出是什麼?關於這個問題我想了很久,是喬布斯用生命本色出演的改變世界,還是陳阿婆用一雙手托起小悅悅的瞬間?我一開始沒有答案,相信很多人也沒有。

人活著有三個境界:青年的時候比才氣,中年的時候比物質,晚年的時候比境界。如果朋友你恰好是30歲,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沒有中彩票,你可以想一想——是不是你的孩子喜歡帥氣的影星?是不是比爾·蓋茨正在做慈善?而你自己,是不是又在為柴米油鹽奔走?對於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階段都有屬於自己不同的精彩,可是,在禮堂吹薩克斯風的精彩隻有5分鍾,開路虎環青海湖的瀟灑隻有5天,捐贈自己所有財富的愉悅也許也隻能持續5年。

那麼,有沒有一種演出是每個人都可以做的呢?而這種演出在心理上又符合各個年齡層人群的追求,或為躁動、或為安寧、或為一種莫名但又無比向往的心緒而奔赴的旅程。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走過世界,穿過四季,到頭來人往往追求的是一種內心的舒適和滿足,這種滿足或者改變世界,或者幸福安康,方式雖有不同,但深處的含義一樣——都是懂生活,懂欣賞。這樣的境界是一種踏實,而現實生活中能找到這顆“荔枝”的人其實並不多。

我們總在說著幸福,可我們總是忘了問自己:今天我快樂嗎?如果你還沒有快樂,又何談更遙遠的幸福。

一個人最完美的演出是找到自己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裏,他活得舒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在這個世界裏,他幫助別人,能夠為社會作出貢獻。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積澱,這也是一個順其自然的過程,隻要你懂得做人做事。

20歲是一個人一生真正的旅程起點,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會決定你以後的路怎麼走;30歲是一個人一生真正的成熟起點,你如何做事決定了你事業的高度和未來的成就。

長江商學院將這樣一句話變得更加博大精深,我非常欣賞,這句話就是“取勢,明道,優術”。學做人是明道,也就是為自己樹立一座燈塔,有所為有所不為,讓自己知道什麼才是自己;學做事是優術,是為自己揚起一輪風帆,做什麼,怎麼去做,讓自己實現自己的追求。

這是一個混沌的世界,我們想不清楚是因為站得不夠高,看得不夠深。這樣的世界需要我們有摩頂放踵的氣魄,讓我們比預計的更好。20歲學做人,30歲學做事,沒有捷徑,也沒有提前量。

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