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管長在韌皮部裏,它專門負責運輸“糧食”。葉子進行光合作用之後所製造的養分不斷地通過篩管送到植物各器官,供植物生長發育,秋天,開花結果的時節,篩管工作量非常大,要把莖葉裏的養分統統送到果實和種子裏去貯藏起來。最忙碌的季節裏,棉花、玉米的篩管運輸速度每小時達40—100厘米,白天送輸的速度是晚上的4倍,否則,養分就會“積壓”起來的了。

人們通過實驗得出了植物有一種類似神經的係統。當植物根部無水而幹渴得快死的時候,葉子就不再製造“糧食”,也就是停止光合作用了。這時若向根部澆水,要隔很長時間,水才能傳到葉子上,可是葉子幾乎在澆水的同時就又開始工作——進行光合作用了。是誰把信號通知得這麼快?多次實驗後證明,在植物體內存在著一種類似動物神經的網絡,它可以極迅速地把信號從一個部分傳向另一個部分。

植物的千千萬萬個奧秘,實在是值得我們好好探索、研究。

植物的血型

大家都知道人的血型有O、A、B、AB四種主要類型。大概沒有聽說過沒有血液的植物有血型。

日本的一位植物學家在檢驗過的植物中,發現有十分之一的植物也有血型,雖然植物體內沒有血液,但卻流通著與人體血液同樣起作用的液體。他對150種蔬菜;水果作了測定,發現有19種血型。例:海帶、蘋果、南瓜等是O型,咖啡、李子為AB型,也有的植物測不出血型,如大麥、土豆等。

植物血型的區別非常有助於植物的分類,希望小朋友長大後也研究,發現植物更多的秘密。

植物的味道

說起酸味的植物來,真是不勝枚舉。酸杏、酸梅、西紅柿,還有能把人牙都酸倒的檸檬。

植物這麼酸,是因為有許多種酸類存在植物體內。如醋酸、蘋果酸、酒石酸,琥珀酸、檸檬酸,這些酸類沒有一個不酸的,所以吃含酸量大的植物時,我們會被酸得睜不開眼睛。

甜,是人們最愛的味道。西瓜、哈密瓜、甘蔗,吃起來真是甜在嘴裏,喜在心裏。許多水果、蔬菜裏都含有葡萄糖、麥芽糖、果糖、蔗糖。有些糖類本身並不甜,但是一遇到唾液中的酶,就會被分解成有甜味的麥芽糖與葡萄糖,我們吃起這些含糖的植物就會感到甜滋滋的。

怕的是苦味。生病的時候吃的藥差不多都很苦。比如黃連素藥片,因為它太苦了,所以外麵才包上了一層糖衣。而這非常苦的黃連素正是從植物黃連中提取出來的,因為黃連中含有黃連堿。金雞納樹皮能提煉治瘧疾的金雞納霜,也非常苦,因為金雞納樹皮含有金雞納堿。苦味,是因為植物中含生物堿的緣故。

辣,莫過於辣椒。辣椒之所以辣,是因為它含有辣椒素;蘿卜皮很辣,是因為它含有芥子油。

誰都愛吃柿子,又都不敢吃生柿子,因為它太澀!這是因為生柿子裏含有許多鞣酸。其他有澀味的植物,像梨、茶葉,也都是含鞣酸的緣故。

能改變性別的植物

有趣,植物難道自己能改變自己的性別嗎?它們是怎麼變的?

菠菜是雌雄異株的植物。人們發現,在高溫影響下,雌株菠菜竟都變成了雄株菠菜。而在低溫影響下,番木瓜的雌花在不斷地增多,雄花卻在減少。

在幹旱的土地裏,雌雄本同株的小麥、櫟樹和槭樹越來越多地走向雄化,黃瓜種在濕度為80%的土壤裏,要比種在濕度為40%的土壤產量提高好幾倍,說明在水分充足的時候,雌花生得就多。

甚至,外傷也能改變植物的性別。如果番木瓜的幼苗被無意中砍傷,它就會開雌花;有些植物開出的花和剛結出的小果子被人摘了去,它反而會多開雌花。

這說明什麼呢?

在自然條件下,像溫度、水分等等諸多環境狀況比較優越的情況下,就會出現植物雌性化的現象;而當環境條件比較惡劣的情況下,植物就會更多地出現雄性化的現象。

植物身體裏有一種寶貴的東西,叫激素。在正常情況下,激素是可以保證植物的性別的。可是,環境條件一不正常,比如幹旱、日照變化、植物受到損傷等等,激素就“亂了方寸”,不是多分泌,就是少分泌,這樣也會導致植物的性別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