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誤導消費。很多商家故意將“鈀金”當成“白金”銷售,誤使消費者將“pd-鈀金”當作“pt-鉑金”。市場上還發現染色處理石英岩製品冒充翡翠,白色石英岩和白色玻璃製品冒充白玉等現象。
(5)個別商家虛假提高商品質量級別,如用B貨翡翠冒充A貨翡翠,私自提高寶石鑒定級別。
(6)黃金珠寶市場存在虛高標價、亂打折扣等不正當競爭現象。
懂得購買金銀珠寶飾品時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一是購買黃金珠寶這類貴重物品,切莫貪圖便宜,最好到信譽好的大商場或是珠寶專賣店去買,各大商場和專賣店銷售的金銀珠寶還是可以信賴的。通常情況下,商場內的黃金珠寶飾品都是經過嚴格檢測的,與其相對應的鑒定證書,都標有飾品名稱、品質級別、顏色、淨度、質量等項目。鑒定證書就是珠寶的“身份證”,看到它,消費者就可放心選購。
二是外觀基本相同識別要憑標記。像鉑金與白色K金或鈀金等飾品,外觀光澤度、顏色和硬度基本相同,比較難區分,即使是熟手銷售人員有時也難免混淆。區分鉑金與白色K金或鈀金,需要看首飾上的印記,戒指一般標在內圈,而項鏈則標在搭扣處。鈀金與鉑金是有區別的,價格差異也很大。鈀金成分印鑒為“Pd”;鉑金成分印鑒為“Pt”,僅僅是一個字母的差異,兩者外觀顏色、光澤度差不多,但鈀金比鉑金輕一倍。價格也相差幾近一倍,選購時應認真識別。
三是記住要發票維權有依據。購買金銀珠寶千萬不要忘記索要“質量鑒定證書”和購物發票憑證。並要求經營者在發票上標明材質類別,注明飾品重量,一旦發生糾紛,可作為處理依據。
45要避免進入傳銷圈套,該怎麼做?
傳銷自20世紀90年代傳入我國後,一些不法分子順風跟進,他們利用傳銷的方式招搖撞騙,慫恿被遊說的對象交納高額入會費或認購高昂的假冒偽劣商品,加入到傳銷隊伍中來。禍害親友,令人發指。
小故事傳銷有毒,誤入傳銷要快逃
農村男青年小蔣一日收到一條手機短信,內容為某某有限公司發布的招工信息,招工單位提出的待遇條件相當優厚,並留有聯係方式。小蔣看完信息後隨即心動,遂向自稱該公司的王姓工作人員谘詢,在王某的花言巧語蠱惑下,小蔣放棄了原本計劃去蘇州打工的想法,按照王某的安排,於次日到達江蘇南京,後乘坐王某提供的轎車於當晚到達浙江杭州。到達杭州後,王某將小蔣帶至一出租房內並索要其身份證等物,強迫其繳納3300元會員費參加他們的傳銷組織,小蔣方知道上當了。為能夠早日脫身,小蔣先答應了王某等人的要求,以請客吃飯為名,穩住了對方,後趁他們不備借機溜走,逃出了傳銷組織的魔掌。
揭穿傳銷的騙人本質
傳銷雖形式多樣,但其實質是一致的。國務院的《禁止傳銷條例》第2條給傳銷下了定義:“傳銷是指組織者或者經營者發展人員,通過對被發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或者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或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擾亂經濟秩序,影響社會穩定的行為。”《禁止傳銷條例》第7條明確規定,下列行為屬於傳銷行為:
(1)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對發展的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滾動發展的人員數量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包括物質獎勵和其他經濟利益,下同),牟取非法利益的;
(2)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交納費用或者以認購商品等方式變相交納費用,取得加入或者發展其他人員加入的資格,牟取非法利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