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城裏,堵胤錫站在城樓上,已經三天三夜沒有合過眼了。
在他身邊忠貞營的幾個重要將領,都是當年橫掃中原的闖軍部將,李自成死後,這些人嚐試著歸降明朝。誰知道湖廣總督何騰蛟,對他們百般刁難,稱他們為“響馬”。
而且何騰蛟還大肆吹噓,是自己的攻打,迫使李自成死在了民團手裏。他寫了一本《逆闖伏誅疏》,將李自成的死攬在自己身上。如此一來,大順軍殘部人人氣憤,李錦、馬進忠等大順高級將領,甚至想過降清。隻不過滿清堅持要求他們剃頭,這才斷了他們降清的念頭。這時候的漢人,講究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剃頭是莫大的侮辱。除了錢謙益等君子能夠心安理得,其他人很難同意剃頭。
這種關鍵時候,身為湖廣巡撫的堵胤錫,展現了一個國家重臣的遠見和卓識。他積極招降了大順二十萬人馬,組建忠貞營,克複荊州。
隻可惜無恥文人,在書寫這段曆史的時候,往往抬高吹噓何騰蛟,貶低堵胤錫。
站在城頭的堵胤錫,看著城下千軍萬馬,日夜不停地攻打著荊州城。四十歲出頭的堵胤錫,正是年富力強的年紀,卻已經雙鬢染白。他十一歲父母雙亡,一直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後來一舉中第,官至長沙知府。在任期間,屢次剿滅作亂多年的賊人,聲名大振。
在他身邊的事李自成的侄子李錦,李錦並沒有他叔父的通天匪氣,這個老實巴交的年輕人,更像是自己的父親,那個一輩子安安分分的秦地老農。
堵胤錫凝聲說道:“這些清兵蟻聚而來,勢必一波接著一波的攻勢,我們的士兵要做好換防。”
李錦點了點頭,說道:“就怕他們長期圍城,荊州的存糧不足。”
旁邊走過一個將軍,提著損壞一半的頭盔,滿臉是血。李錦一臉擔憂,問道:“袁宗第,你受傷了?”
袁宗第乃是李自成的悍將,他對自己的傷勢渾不在意,大聲說道:“清兵勢大,荊州城朝不保夕,咱們需要早做打算啊。”
堵胤錫臉色一變,說道:“事非不可為,安能輕言放棄。”
袁宗第粗人一個,心裏有事張嘴就來,他嚷道:“咱們被困荊州都一個月啦,從打下荊州就說有援軍,到現在連援軍的毛都沒見都一根。在這麼打下去,我們弟兄可就全埋在這裏了。”話音剛落,一發炮彈打在城樓上,親兵們慌忙將他們護住。袁宗第一把推開親兵,吐出嘴裏的泥土,罵道:“狗日的韃子,堵巡撫,你說這荊州咱們靠什麼守嘛。”
堵胤錫心底長歎一聲,他也沒想到何騰蛟如此不識大體,此時他們被困在荊州城,外麵的消息一無所知。他們還不知道何騰蛟已經被殺了,而殺他的人,正率領十萬大軍,馬上就到荊州外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