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全景攝影對傳統新聞倫理的挑戰(1 / 2)

全景攝影對傳統新聞倫理的挑戰

調查與研究

作者:屈暢

鮑德裏亞晚期的研究作品中,提出了“超真實”概念。筆者理解,“超真實”是對真實的批判。數字時代,人們所感知的世界已經成為由電子屏幕展現的世界,其實質是一係列符碼,而關鍵在於,這種符碼世界能夠產生比原本的真實世界與傳統媒體表現的世界更加自由的效果。

鮑德裏亞的理論隨著數字媒體的不斷發展越來越趨近於現實。近年來,以iPhone、iPad為代表的數字移動終端已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數字移動終端與傳統媒體平台相比,具有特殊的性質,更有特殊的功能。開發數字移動終端應用,不能僅僅停留在將傳統媒體轉移到數字終端上,而必須充分發揮新媒體平台的種種功能,打造真正屬於數字移動終端的全新新聞模式。

全景攝影的由來

上世紀末,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以美國IPIX公司為代表的全景軟件開始蓬勃發展。及至今日,國內已經出現多種全景照片軟件以及大量全景攝影論壇。全景攝影在攝影界可謂方興未艾。

然而,新聞界對於全景攝影仍然鮮有問津,目前可查到的隻有南都網於2010年推出的“南都360”欄目,但是反響寥寥。之所以如此,一是全景照片拍攝難度很高;二是即使利用全新的數字播放器,全景照片仍然不能獲得良好的觀看體驗,照片邊緣畸變明顯。電腦屏幕雖然能將全景照片“首尾相連”,但仍然是在一個二維平麵上觀看,無法得到真正的全景體驗。

但是這兩個難題隨著數字技術特別是數字移動終端的普及已基本克服。一方麵,原本需要專業設備才能完成的全景照片已經“飛入尋常百姓家”。以蘋果公司為例,從iPhone4S開始,iPhone係列產品內置的照相應用已經可以自行生成全景照片,普通百姓也可以自己拍攝全景照片。

另一方麵,陀螺儀技術不斷成熟,為融入式的全景體驗提供了基礎。通過測量物體旋轉時的角速度,數字終端中的處理器對角速度積分,從而得到移動數字終端在某一段時間內旋轉的角度。例如很多數字終端可以感知到其狀態是處於豎直還是水平,從而調整為豎屏或橫屏,即是陀螺儀功能的體現。在蘋果網絡應用平台曾經熱賣的Star Walk(星際漫遊),即是將宇宙星圖製作成球狀全景照片,通過水平陀螺儀定位,從而可以實現用戶屏幕對著天空,屏幕上就會出現天空所對應的星象畫麵,實現了“漫步太空”的視覺體驗。

這就意味著,如果將Star Walk的星圖轉換為全景新聞照片,就可以實現受眾手拿數字移動終端轉動,透過屏幕看到世界另一個角落所發生的全景式的新聞事實,甚至角度、方位都和處在新聞現場毫無差異。

須知,這一切正符合鮑德裏亞對於“超真實”社會的推測,新聞攝影借助數字移動終端的新特性,將可以讓人類的視野延伸到世界的每個角落。

目前,Google公司正在開發更具開創性的數字移動終端“穀歌眼鏡”,將電子屏幕直接覆蓋在雙眼之上。如果說現在的數字移動終端結合全景新聞攝影還隻是打開一扇通往新聞現場的窗口,那麼,一旦以“穀歌眼鏡”為代表的數字移動終端開始流行,全景新聞照片所能提供的視覺體驗便與處在新聞現場一般無二。

對傳統新聞倫理的挑戰

全景新聞攝影在數字移動終端時代已經沒有了技術障礙,但是按照鮑德裏亞對於“超真實”是對“真實”的批判的觀點,作為新聞攝影的新興力量,全景新聞攝影將對傳統新聞倫理構成重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