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禮貌待客(1 / 1)

常言道:“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中華民族是一個好客的民族,很講究待客禮儀。青少年應掌握這些禮儀,養成以禮待人、文明禮貌的好習慣。

1.迎客。事先知道有客人來訪要提前“灑掃門庭,以迎嘉賓”,並準備好水果、點心、飲料和茶具等。若留客人用餐亦應早做準備。客人在約定時間到來,可提前出門迎接,年長人來訪則應去車站迎接,以示尊敬和禮貌。

客人突然臨門,要熱情相迎。屋內來不及清理,應向客人致歉,並稍稍整理,切不可弄得滿屋灰塵,使客人坐立不安。

客人來到家中,要起立相迎,熱情接待。如自己穿的是內衣、內褲,應及時更換,因為穿著內衣褲迎客是不禮貌的。客人進屋後,稍稍寒暄,即可“請坐”。對長輩,應先叫上一聲:“伯伯好,請坐。”給客人端茶、呈送果盤時要用雙手。客人是否用就應隨意,不可勉強,如果在炎熱的夏天,應安排客人坐在電扇旁或安有空調的房內,還可為客人遞上一塊幹淨毛巾,擦臉擦汗。如客人帶來小孩,應找些玩具、書畫給小朋友,幫助大人看好、哄好小孩。一些裝修得較好的家庭,對客人一般不要提出進屋換鞋的要求,那樣會使客人很不自在,除非是來往密切、特別熟悉如同家人的客人。

2.待客。對年老的客人,應彬彬有禮,細致周到。老年人喜歡說些家常話,了解晚輩的情況,中學生即便不感興趣,為了表示尊重,也應盡量與他們和諧交談。

父母的客人來家,要熱情招待,主動招呼問候。客人與父母交談時,不要隨意插嘴。如果所談的是重要問題或是不希望孩子知道的事,應主動回避。因自己有事,不能長時間陪客,可在大人交談的間隙有禮貌地打個招呼,然後離開。

兄弟姐妹的客人來家,要主動招呼接待,切不可認為不是自己的朋友、與己不相幹而持冷漠的態度。若是熟悉的客人,還可陪客人交談一會兒。

自己的朋友同學來訪,如果是初次登門,應主動介紹給父母親或在場的家庭成員。可將朋友同學引進自己的房間交談、活動,不要妨礙家中其他成員的休息。

陌生客人來訪時,要禮貌委婉地問明來意。若是來找父母和其他家人,而又恰好不在家時,可詢問有什麼事情需要轉達,或是提供筆和紙請客人寫一張留言條。

長輩與客人交談時,不要從他們中間穿過,應從其身後繞道進出。如因房間狹窄,必須從他們中間走過,則應先表示歉意,待應允後再走過。

客人來訪正趕上用餐,應真誠邀請客人一同進餐,不要讓客人在一邊看自己吃。如果客人已經用餐,可先安排客人在客廳就座,向客人表示歉意,請他稍等,自己則盡快吃完碗中的食物,趕緊過去與客人交談。不要冷落了客人。若來的是尊貴的客人,或客人有急事要談,這時則應立即停止就餐,先接待客人。

與客人交談時,不要有意無意地總是看表,以免被疑為下逐客令。

客人在場,自己與家裏人講話要輕聲,不要發生口角和爭執,有了矛盾,待客人走後再解決。父母不應當著客人的麵訓斥子女,子女也不應當著客人的麵和父母頂嘴,以免客人難堪。

客人來訪,常常會帶些小禮品,對此應表示謝意或請客人以後來訪不要太客氣。也可相應的回贈些禮物,決不能若無其事,受之無愧。

客人提出要走,一般應婉言相留。客人告辭時,應等客人起身後,再起身相送,不能客人一講要走,主人就站起來。客人臨別時,家裏在場的人也都應該微笑起立,親切送別,讓客人感到這個家庭的每個成員,都是熱情好客的。

客人臨走時,如發生天氣突然變冷或下雨等意外情況時,應主動關心客人,拿出衣物或雨具給客人使用。

對到家中小住的客人,應自始至終熱情周到,不可見麵熱情,住兩天冷漠,再住幾天甚至厭煩,使客人在家住也不是,走也不是。對來訪的客人,應一視同仁,切不可因其身份、地位、貧富不同,而厚此薄彼。對家境不如自己的客人,更應真誠相待,切忌輕視。

3.送客。送客一般應送到大門口或街口,特別是初次來訪的客人,應主動向他們介紹自己住家附近的車輛交通情況。對年老的客人應攙扶他們並送到車站上車,可能時要代買車票,告訴他們應該在什麼地方下車,或是托付給售票員和同車的乘客,請他們一路多加關照。如果是替客人要出租車,則應預先代客付足車費。

對外地遠道的客人,一般應送至車站、碼頭、機場。起程前可提醒客人是否有東西遺忘,有什麼事要辦。若客人有事相托,應盡力相助。送客途中,要主動幫助客人提送行李。可帶上一些水果點心供客人旅途用,也可贈送一些紀念品以表心意。去車站、機場、碼頭送遠客時,一般要等火車啟動,輪船起錨,飛機起飛後才離開,過早撇下客人離開是不禮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