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戰爭(上)(1 / 2)

第八十六章 戰爭(上)

金銀銅鋼,四摞華夏製錢整整齊齊第擺在朱重九的桌案上,每一摞都散發著溫潤的光澤。

“上個月,我們向蘄黃、安慶及湖廣靠近蘄州的各地,又分別投入了五萬貫通寶、兩萬枚小銀元和三千枚小金元。”議事廳正中央,淮揚大總管府戶局主事於常林捧著一個厚厚的賬本,侃侃而談,“如今在蘄州附近,糙米已經又被推高到了華夏通寶三百五十枚一石,如果用蒙元小平錢買的話,則需至少需要九百文.....”

“這麼高?”馮國用被嚇了一跳,本能地出言打斷,“那周圍的百姓豈不都得活活餓死?”

“那倒不至於!馮參軍多慮了。”於常林搖了搖頭,滿臉高深莫測。“夏糧剛剛入庫沒幾天,這幾個月糧價貴了,對百姓隻有好處沒壞處。但對於答矢八都魯父子來說,卻是一個天大的麻煩!”

“怎麼會這樣,馮某願聞其詳?”馮國用聽得滿頭霧水,拱了拱手,虛心求教。

“很簡單,百姓打了糧食,除了給地主交租子外,最先留出來的,肯定是自家的口糧。所以戶局和軍情處才選擇夏糧入庫後動手,可以盡量避免殃及池魚!”於常林得意第笑了笑,把聲音提高幾分補充。

不像一開始心裏存著抗拒,他現在是越來越喜歡戶局主事這個差使了。位高權重不說,還能像傳聞中的諸葛武侯一樣,坐在中軍帳內,就能令千裏之外的敵軍頭破血流。比起在前線領兵作戰,效果一點都不差,在某些方麵,甚至遠遠過之。

“我記得咱們的通寶,不是一個頂兩個小平錢麼?怎麼到了那邊,要頂兩個半還多?”黃老歪關心的不是糧食貴賤,而是華夏通寶能否被周邊的百姓接受。 趁著其他人都在消化於常林所提供信息的時候,帶著幾分炫耀詢問。

沒等於常林開口,軍情處主事陳基主動接過話頭,大聲解釋:“蒙元那邊的小平錢,一代不如一代。特別是最近幾年,鉛已經摻到了六成半到七成,份量也遠遠不足。所以眼下咱們的通寶無論到哪裏,都是實打實的硬通貨。換小平錢已經能換到三個,要是換泉州那邊私鑄的鐵錢,甚至能換十五六個!”

跟於常林一樣,他現在對自己所承擔的差使,也是極為自豪。不光可以刺探敵情,給前線將士提供可靠的支持,並且還能直接出手打擊敵方,動搖蒙元朝廷的統治根基。這讓他覺得自己的才能可以盡情的發揮,每天都有使不完的力氣。

與他們兩個的眉飛色舞相比,中兵參軍劉基的表現,就有些意誌消沉了。前一段時間在商議是否簽署《荊州盟約》時,此公曾經舌戰群雄,最後卻因為朱重九和蘇明哲兩個雙雙站到了對手那邊,而大敗虧輸。這令他受到的打擊非常沉重,以至於到了現在,依舊不願意再給朱重九出謀劃策,每到議事的時候,都選擇一言不發。

朱重九知道他心裏有怨氣,也不苛責。因為朱重九自己對淮揚商號所展現出來的巨大影響力,也是喜憂參半。但最近針對答矢八都魯父子的陰謀中,因為沒有劉基的參與,就明顯缺乏陰柔之美。軍情處和戶部聯起手來,隻管拚命拿錢朝交戰區周圍砸,砸得答矢八都魯父子招架不及,砸得荊州附近的官方和民間都哀聲一片。

“咱們花錢買到了糧食,一部分囤積在蘄州城內,供應第五軍團的三個旅。另外一部分運回了揚州。因為淮揚的糧價一直比外邊貴,所以運回揚州這部分,每石大概隻虧一百五十文。”見大夥不再提問,於常林翻了翻賬本兒,繼續彙報,“但軍情處通過淮揚商號在當地的分號,賣出了大量的棉布、綢緞和我淮揚所產的其他各類農具。所得紅利,差不多剛好能將收購糧食折掉的本錢收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