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科技 (中)
能留到現在還沒有離開揚州的,都是些心誌相對堅定之輩,聽鄭玉說得慷慨激昂,紛紛大聲附和道:“師山先生所言甚是,若流血,請從吾等始!”
“舍生取義,乃我輩之幸!”
“昔子路以死殉道,我輩幸隨其後,必將名垂千古!”
.......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最後一句,卻實在有失妥當。話音剛落,周圍的氣氛頓時變得極為尷尬。大宋最後一位丞相文天祥乃血戰不敵,才落入元軍之手。曾經多次拒絕忽必烈的拉攏,寧死不屈。而他們這些人,現在卻是為了大元朝的恩義,在處心積慮找朱重九的麻煩,跟文丞相當年所為根本就是背道而馳。
然而老儒鄭玉畢竟為一代宗師,反應甚為機敏。發現眾人的士氣迅速下降,立刻清了清嗓子,高聲補充道:“魯齋先生有雲,夷狄入華夏則華夏。我大元立國七十載,輕刑薄賦,兵革罕用,生者有養,死者有葬。行漢法,收民心,優渥養士。而那朱屠戶雖托光複之名,卻行顛覆之實。重小民而慢士大夫,好刑罰而輕仁德。其言其行,與禽獸何異?依鄭某所看,他才是真正的化外蠻夷!”
“然,那朱屠戶軍中,就多有羅刹、色目之兵,也赤發碧眼,形如鬼魅!”伯顏手中、王翰等曾經在官場剛打過滾的人,立刻高聲補充。
“其所行之事,從不見華夏史冊。”
“故我等今日,非為朝廷,,乃求華夏萬世之正統。千秋之大道。縱死,必流芳百世!”
“師山先生說得對!”
“身死而骨香,死得其所!”
“我儒者,知有君父。縱死,亦不與逆賊同車!”
“我心如鐵,必報大元!”
......
眾人紛紛接口,為自己的行動尋找天然正義性。
雖然他們叫喊的聲音極大,但比起先前來,畢竟氣勢還是弱不少。那老儒鄭玉見狀,知道不可再久拖下去。趕緊趁著大夥的心氣還沒完全降到底的時候,開始分派任務。“守中,汝家乃江左望族,人脈頗豐。這前往徽州廣邀同道之事,就拜托汝!”
“敢不從命!”伯顏守中立刻心領神會,飄然下拜,然後大笑出門。
“原吉,汝乃兩江名士。可否往長洲一行?”目送伯顏守中的背影離開,鄭玉又將目光轉向前幾天剛剛吐過血的老儒王逢,大聲詢問。
“正,正如吾願!”老儒王逢支撐著快散架的身子,喘息聲中透出幾分悲壯。
“子義,你可願速往杭州一行?遍邀儒林同道,共襄盛舉?”鄭玉衝著他點點頭,然後又找上了來自嘉定的名士王彝。
這種氛圍下,誰還敢推辭?當即,名士王彝就做了揖,慨然答應道:“必不負諸君所托!”
揮手跟他告別,鄭玉又趁勢打鐵,連珠箭般點了其他人,“耀祖.....”
“不羈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