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深夜有賊(1 / 2)

項臨做夢都沒想到,自己到家才幾個小時的功夫,就定下了一門親事,還有了一個絲毫都不了解的女朋友。

但好好和楊曉蓮相處是一定的,他必須和楊曉蓮相處。

發生在楊曉蓮身上的事,完全超出了項臨的常識,也超出了科學常識,項臨不相信科學解釋不了的事,但他相信科學還沒來得及解釋的事。

或者科學的解釋正在發生,隻是我們還不知道。

從楊樹村回來,項臨詳細了解過楊曉蓮一家的情況,楊曉蓮一家都是土生土長的當地人,從小到大都生活在板橋鎮,連遠門都沒怎麼出過,她不可能知道自己叫磚頭,鏡湖村也沒有任何人知道自己叫磚頭,知道自己這個名字的人,這世上不超過十個,前提是,這些知道的人如果還記得的話,因為,那實在是太久遠的事了。

就算楊曉蓮碰巧叫出了項臨的小名磚頭,在當時那種情景下,能同時叫出磚頭和鏡子兩個名字,絕無可能。

“鬼上身”這種農村人迷信的現象,其實是生病的人一種心理暗示性的模仿,上身的“鬼”,絕大部分是熟悉的人和事,這有很多人親眼見過,不熟悉的“鬼上身”,都是道聽途說,或者是精神錯亂。

說白了,這種上身的鬼,是生病的人自己心理的鬼,鬼說的話,其實就是生病的人對熟悉的亡者的惦念和牽掛。

夜裏10點,項臨一個人坐在院子裏,旁邊蹲著一條狗,一條12歲的老狗,狗的名字叫千歲。

外麵天很亮,月光白如寒霜,月亮很圓,很高,很冷。

項臨跟工地工頭請了一個星期假,明天,是項臨奶奶的周年忌日。

工頭是項臨二叔的兒子項有德,就是項臨堂兄,請假說一聲就行,再說,工地已經完工,隻有一些收尾交接工作,很多人早已經換了地方,項有德也已經聯係好了另外的工地,等項臨一回S市,就不在現在這個工地幹了。

S市到項臨家的濱江市江州縣板橋鎮板橋村鏡湖自然村不算遠,大巴7小時,小車4到5個小時。

項臨一大早就從魔都出發了,但他中途在濱江市下了車,去市質監局拿了兩份檢測報告,一份是鏡湖村的土壤和井水樣品檢測報告,一份是鏡湖村外的土壤和井水樣品檢測報告,耽擱了一會,以至於下午3點多才到家。

他明天一早得騎車去鎮上買香和紙錢,買肉,按當地風俗,還得準備福禮,就是貢品,福禮就是煮熟的酒菜,主要是肉。

奶奶是項臨唯一的親人,還有一個就是千歲。

千歲得名不到2年,項臨奶奶一看老狗年紀這麼大,估計能老死,在農村,一條狗能老死是件吉祥的事,就給老狗起了這個名,除了希望老狗能善終,主要是希望項臨能長命百歲。千歲平時寄養在二叔家,主要由二嬸照顧,為了二嬸能照顧盡心一些,項臨每個月給二嬸300塊錢,二嬸當然不要,項臨會硬塞給她。

二叔一家不算項臨近親,出了三代,項臨家五代單傳,沒有近親,也沒親戚來往,在農村,出了三代,一般隻認宗祠家族,平日大家誰也不認誰,主要是人一多,也說不清楚了。但宗譜上記載得清楚,問題是,中國曆史上那場轟轟烈烈的運動,祠堂宗譜都燒了,這些年,全國各地祠堂開始陸續修建,宗譜也在陸續整理重建,可總沒有以前記載那麼全了。

宗祠其實也沒以前那麼正宗,鏡湖村100來戶人家,何姓占大部分,項姓有十幾戶,還有幾個雜姓,新修建的祠堂,是雜姓共用,新祠堂通常隻為村民去世而存在,用來做法事超度的道場,喪失了很大一部分以前以宗族為中心的鄉村自治功能,但宗族觀念和傳統還是頑固地留存在人們心裏。

盡管如此,二叔一家跟項臨家還是走得近,對項臨很照顧。

村裏有一條通往村口的水泥路,這條水泥路就從項臨家門前經過。

前些年國家開始在農村刮建設“幸福鄉村”風時修的,路很窄,有點難看,僅能過一輛車,兩輛車根本讓不開,其實隻要稍微多修半米寬,兩輛車就能錯開了,看起來也不是缺錢,好像就是要讓你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