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罵戰(1 / 3)

在武警戰士們麵前,薛在貴表現的很有風度。

一方麵,麵帶微笑,謙和,跟戰士們都能聊的來,沒有領導的架子,另一方麵,行事果斷,嚴肅,是一位威嚴的領袖。

僅僅隻用了一個下午,薛在貴就成功的和武警中隊的戰士們打成一片,同時,還在隊伍中建立了自己的威信。

下午的會議有些激烈。

說是激烈也不恰當,其實更像是打仗。

開會的時候,一開始,大家都是在很平靜的提意見,即便有幾個情緒激動的,聲音大的,表現的也都很克製。

接著,不知怎麼的,突然爭吵了起來。

再後來,幾個人差點在會場上打起來,甚至引起群體事件。最後,在薛在貴和劉戰的調解下,這場差點演變成暴力衝突的會議才平靜了下來。

會議之所以會發展成這樣,都是因為議題。

會議是薛在貴提出召開的,議題當然也是由薛在貴提出。這次會議的議題,就是討論武警中隊接下的該怎麼辦。

在被喪屍困住的時候,當然不用想這個問題。

兩百多喪屍包圍駐地,武警中隊傷亡數十人,剩下的人也隨時可能會死,因為駐地食物已經不多了,一旦食物耗盡,武警中隊就不得不選擇突圍。

可突圍成功的希望卻很渺茫。

末世剛剛來臨,喪屍的包圍圈形成不久的時候,武警中隊就突圍過一次。那一次,死傷數十人,駐地小院被攻破,武警中隊差點全軍覆沒。

再突圍一次,情況隻會比上次更差。

當自己的生命都無法保證的時候,哪裏還有精力提什麼未來。

可現在不同了,兩百多喪屍被全滅,武警中隊的駐地安全了,中隊的戰士可以走出駐地了,那就不得不考慮接下來的行動。

有人提議去清掃喪屍,拯救幸存者。

這個提議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因為武警中隊的職責,就是在危難關頭,保衛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有人同意,當然也有人反對。

並不是所有人都那麼激進,經過了這堪稱恐怖的七天,有些武警戰士的心,都悄然發生了變化,變得更加冷靜。

反對者的理由很簡單,武警中隊就剩四十三個人,就憑著四十多號人能做什麼,救人又能救幾個,別到時候,人沒救出來先把自己給搭進去了。

而且,現在中隊自己都沒有食物,那些幸存者就算救出來了,又該怎麼安置?

於是,隊裏就分成了三派,激進派,反對派和中立派。

激進派主張立即出發,拯救幸存者,反對派則主張從長計議,而中立派則不發言,靜靜的看著兩派爭論。

爭著爭著,兩派就吵了起來。

激進派指責反對派是在找借口逃避責任,罵反對派的人是懦夫。反對派也不甘示弱,大罵激進派是一群莽夫,隻會打打殺殺,這種冒進的行為,會把好不容易才保存下來的武警中隊,帶進毀滅的深淵。

武警中隊的人都是漢子,本來就是忍不了事的人,又因為被喪屍包圍而憋屈了這麼多天,真是一點火就炸。

本來還在為議題爭吵,可隨著罵戰的繼續,就變成了單純的叫罵了。

叫罵聲中,火藥味越來越濃,眼看兩派就要大打出手,這個時候,薛在貴終於站了出來,製止了這場鬧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