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參軍(1 / 2)

不得不說曾文成這老小子真的挺聰明。

末世其實也是亂世。

曾文成的勢力範圍內,幸存者的數量已經超過了百萬。這麼多的幸存者,沒有工作又沒有收入,隻能靠進入危險的村鎮搜集一些食物過活,終究不是個事。人心惶惶,要是發生了什麼亂子,真夠曾文成喝一壺的。

派人管理?

別開玩笑了,且不說人口流動大,就說曾文成手下的人吧,那是一群當兵的,讓當兵的去幹公務員,你也是醉了。

曾文成的聰明之處在於他推動了整個勢力的運行。

一個國家,其實就是一台機器。

曾文成的勢力範圍內,其實已經自成了一個小國。這個小國就是一台機器,曾文成通過一係列的運作,建立管理機構,為幸存者提供工作崗位,一步一步將這台叫南安的機器給推動了起來。

人其實是最大的資源。

這些幸存者中,不乏各行各業的精英。在末世前,要是想要將這些精英收入麾下,免不了要費一番功夫,還要承受各種各樣的阻力,更是需要付出不菲的代價。

而在末世裏,一切都要簡單的多。

隻要提供住處,食物,以及基本的安全保障,這些精英就會心甘情願的給你打工,為你出力。

不過,現階段曾文成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搜集物資和拯救幸存者上,整個南安勢力隻是初建,能夠調動的資源有限,能夠提供的崗位也不多,所以大多數的幸存者還是無業遊民,過著饑一頓飽一頓的生活。

曾文成提供最多的崗位是兵。

沒辦法,跟喪屍作戰,士兵的傷亡率確實高了點,每天戰死的士兵都不會低於四位數,必須要補充了。

不過,招兵卻不太順利。

士兵的傷亡率擺在那呢,誰的命不是命啊,好死不如賴活著,就是去邊界村鎮搜集食物也比當兵安全啊,犯得著上戰場拚命嗎?

當然,也有一些人真的去當兵了。

隻是他們是愣頭青,還是真的不怕死就難說了。

當兵的待遇不是好,而是非常好。

因為招兵困難,部隊對新兵的需求又太過迫切,所以曾文成不得不將士兵的待遇一升再升。那些願意去當兵的,或多或少,都看上了當兵的待遇。

普通的幸存者每天隻能領到一碗清到可以看見碗底的米粥,被招募進來給曾文成打工的幸存者,每天提供給他們的食物也隻能讓他們吃個半飽,而當兵卻可以吃飽,運氣好的時候還能得到煙酒。

在末世裏,煙酒可是稀罕物。

安豐鎮不是什麼重要的地方,既不是資源的集散地,也不是什麼交通要道。但是,安豐鎮卻有一處重要的機構,那就是招兵處。

張易來安豐鎮的目的不言而喻。

沒錯,就是當兵。

如果曆史不出現偏差,那麼以後的南安城將成為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之一。張易想讓自己親人住進南安城,最好的辦法加入南安勢力。

如果能夠在這個勢力中擁有一定的地位那就更好了。

相信,當南安勢力崛起之後,或許有人敢在野外對南安勢力的人動手,但是絕對沒幾個人敢在南安城裏傷害南安勢力中人的家眷。

禍不及家人,這是規矩。

如果有人敢破壞這個規矩,南安勢力定然會揮舞出它的拳頭,讓對方知道什麼叫規矩。曾文成是個從不吃虧的家夥。這個世上,沒幾個人敢惹怒這個瘋子,更沒幾個人承受的了南安勢力的報複。

... ...

如果不是小丫滿口確定招兵處就在安豐鎮的話,張易是萬萬不會相信安豐鎮會有招兵處的。

在張易的想法中,設立有招兵處的安豐鎮應該是戒備森嚴,鎮內也應是人滿為患,大街上不時走過一隊隊全副武裝的士兵。

可現實卻是這樣的。

鎮口處門可羅雀,鎮口內荒無人煙。

看見張易用充滿疑惑的眼神看著自己,小丫頓時急了。現在她可是張易的仆人,要是張易因為這件事把她當做一個撒謊的小孩,從此以後不再信任她,那她可怎麼辦。一個不得主人信任的仆人有什麼前途可言?

而且,主人是可以主動解除主仆契約的。

小丫不想被張易拋棄,她隻是個十三歲的小女孩,那種提心吊膽,為了一點食物被喪屍追殺的日子,小丫再也不想經曆。

著急的小丫拽著張易的袖口就往前跑。

張易並沒有阻攔。

安豐鎮處於曾文成勢力範圍的內腹,這裏早就不知道被南安軍區的軍隊給清理了多少遍,基本不太可能有什麼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