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第三分身被創造出來後,初級符文【分身】就一直處於變化狀態。在這種狀態下,符文創造分身的能力受到了限製,但是符文所附帶的空間依然能夠使用。
坦白說,張易也不知道這種變化狀態是好是壞。
地球上的生命大多都是碳基生命,基因承載著生命的信息,一個生命的外在體現會受到環境影響,但是本質卻是由基因決定。
就像一株玉米。
這株玉米長的是高是矮,葉子的顏色濃不濃,結出的玉米是飽滿還是幹癟,受到光照,水分,土壤養分和酸堿度等因素的影響。
可決定這株玉米長成玉米而不是高粱的因素,則是基因。
基因一直處於變化之中。
有些變化對生命沒有任何影響,有些變化則對生命有好處,能讓生命生存能力更強,更加適應環境,而有些變化卻對生命有害無益。
以末世前的科學角度而言,符文並不具備生命的基本特征。
事實上,張易所接觸的符文,包括那兩枚原始符文,在張易的眼中都隻是一種物質,又或是一種印記,絕不具備生命的特征。
而符文【分身】不同。
這枚承載了張易前世符文一道最高成就的符文,盡管沒有聲息,不會思考,但是,張易卻總有一種感覺,它就是一個生命。
所有的符文,自存在伊始,就固定了形態。而張易所創造的這枚符文【分身】,卻時常處在變化之中。
這就像一個生命。
它在成長。
它也是在進化。
進化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但是本質上來說,進化具有隨機性,隻是隨機的結果卻會受到自然的選擇。
初級符文【分身】會向哪個方向變化,張易也不知道。這個變化是好是壞,張易更是一點也不清楚。
張易能做的,隻有為它補充能量。
殺戮進行中。
... ...
被喪屍所占領的城市通常都顯得無比安靜而蕭瑟。
喪屍不會生產,這是一個隻懂得破壞與殺戮的種族,那些普通喪屍沒有靈智,吃飽了會安靜的呆在某個地方發呆,餓了則會像幽魂一樣四處遊蕩,直到再次吃飽,又或是被幹掉,腐爛化為泥土,再也不用為食欲忙碌。
有靈智的智慧喪屍呢?
他們跟普通喪屍一樣沒有痛覺,可是因為靈智的存在,卻會如人類一樣,會畏懼,會憂傷,會害怕死亡的黑暗,會畏懼淨化的光芒。
智慧喪屍會享受。
他們喜歡富麗堂皇,喜歡吃美食,泡溫泉,喜歡末世前人類的奢侈品,喜歡末世前人類貴族式的高貴生活。
可即便是智慧喪屍,也無法製造哪怕一個螺絲釘。
想要,他們便去搶。
這就是喪屍的生存模式。
... ...
汙血,早已沾滿了張易的軍服。
那都是喪屍的鮮血,盡管張易已經盡量不讓自己與喪屍近距離接觸,可是這南安城的喪屍密度之高,卻讓張易的努力化為泡影。
久而久之,張易也就隨它了。
走在陌生的街道上,張易的心突然寧靜了下來。
人類的命運不是某一個人就能決定的了的,張易也從沒奢望過自己成為救世主,盡管張易重生歸來,占據了先機,了解以後的曆史走向。
可張易卻不止一次的想過未來。
未來,是依然喪屍和凶獸兩強爭霸,人類夾縫生存?還是喪屍和凶獸一方勝出,人類慘遭滅絕?又或是人類逆襲,將喪屍和凶獸踩在腳下,重登地球霸主地位?
身為一個人,自然希望是第三種。
可是喪屍和凶獸呢?
張易不止一次的想過,為什麼不同物種之間不能和平共處呢?
這種想法在那些剛剛經曆末世,有親人死在喪屍手上,自己的生命受到過凶獸威脅的幸存者來說,是萬萬無法理解的。
世界上最殘酷的仇恨,莫過於種族之仇。
世界上最殘酷的競爭,莫過於生存之爭。
人與喪屍的仇恨,幾乎不可能化解。是喪屍將人類驅逐出了城市,是喪屍讓人類的文明一下子倒退了數十年,是喪屍讓人類生活在失去親友的痛苦之中。
而人與凶獸的競爭,更是沒有可能結束。地球就這麼大,人類不可能忍受自己每次走出安全城生命都會受到威脅,那些身處野外的凶獸,有些激進的人巴不得趕盡殺絕。
可張易不一樣。
他經曆過末世,他知道末世裏人類的苦,他見識過種族戰爭,人類進攻喪屍占領的城市,喪屍潮侵襲安全城,他明白在這場生存競爭中,人類要流下多少血與淚,人類將會付出多麼高昂的代價。
百戰老兵盼和平,顛沛流民望寧安。
戰了太久,人會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