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文師的生活是充滿著趣味的,但同時,符文師的生活也十分乏味,正如再好玩的遊戲,一直玩一直玩小孩子也會失去興趣,沒有什麼遊戲能讓一個小孩一直玩下去,也沒有符文師能夠一刻不停的去研究符文。
平時,張易也會研究研究其他東西。
權當放鬆罷了。
而且,當符文研究陷入了瓶頸的時候,研究研究其他東西,沒準還能給符文研究帶來預料之外的靈感。
建築學就是張易平時研究的東西之一。
選擇研究建築學張易也不是無的放矢,建築其實就是材料的堆砌與力學的組合,與符文一道有著諸多的相似之處,研究建築學說不定就能對符文觸類旁通。
建築學與符文一道相似,但難度是天差地別。
所以,盡管張易在建築學上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隻有閑來無事,想起了才會去研究研究,但是張易建築學的成就並不低。
建築學有成者由低到高可分為初級建築師,中級建築師,高級建築師,宗師級建築師,以及傳說中的神級建築師。張易在符文一道上半步邁入宗師級,在建築學上沒有達到宗師級,但也是妥妥的高級建築師。
身為一個末世裏的高級建築師,起草一份《建城計劃書》,那還不是小菜一碟。
類似的計劃書,張易還給了薛在貴一份。不然,你以為張易怎麼會那麼放心的離開柳川縣,將建城的事全交給薛在貴。
在《建城計劃書》裏,張易提出了材料和工具的解決方案。
其實,真要說起來倒也簡單,隻是南安勢力這些人,限於專業知識以及末世前養成的固有思想,一時想不出來辦法罷了。
末世前的建築,需要材料最多的,莫過於鋼筋和水泥,而建築工具,則是將這些材料組合在一起形成建築的東西。
在末世前,這些東西談不上遍地都是,但是想找的話還是十分容易的,各種工廠無時無刻不在生產這些東西。但現在是末世,在中遠距離交通近乎斷絕的今天,想要找到並將這些東西調到南安無異於癡人說夢。
但是,可以找東西替代啊。
當然,有這樣想法的人,張易肯定不是第一個。張易是很聰明,還有著前世的經驗,但也不能把南安勢力的人都當傻子,能建起南安勢力的人可不傻。
他們之所以找不到替代品,隻是因為他們沒見過而已。
張易提出的建築材料替代品十分簡單,取材簡單,製造方法也簡單,簡單到幾乎沒有技術難度可言,那就是土磚。
當然,不是一般的土磚。
一般的土磚可承擔不起建城築牆的任務,土磚鑄造簡單,但強度不高,極易受雨水侵蝕,拿土磚築牆那也真是活夠了。
可加入了SXI,也就是四喜的土磚就不一樣了。
將四喜摻入其他的材料中,能夠極大程度的改變材料的特性,比如普通的鋼材摻入了四喜之後製成的四喜合金,四喜合金,無論是硬度,強度,還是塑性,韌性,都要比普通的鋼材優秀的多。
摻入了四喜的土磚也是如此。
與四喜融合之後的土磚被稱為四喜磚,這種製造簡單,不費什麼力氣,材料特性又格外喜人的磚頭,在末世裏無疑受到了極大的歡迎。
最早發現四喜的人是外國人。
但最早造出四喜磚的人,卻是華夏人。
製造一塊四喜磚,當然不必像製造武器那樣,又是提煉四喜,又是熔煉四喜合金那麼麻煩,製造武器那麼做是為了減少雜質,材料不純粹對武器的影響可不是一點半點。
但很顯然,製造磚頭就沒必要考慮那麼多了。
隻要將含有四喜的喪屍爪子,鱗片,乃至牙齒,骨頭熔煉進土磚,那就一切OK了。雜質肯定會影響四喜磚的特性,但相比於四喜磚自身就有的雜質而言,那些來自於喪屍身上材料的雜質也就不足為慮了。
劉成邦剛才急衝衝的出門,就是為了驗證四喜磚。
劉成邦身為南安勢力的後勤官,所能調動的人力物力之大是普通人難以想象的,想要弄出一塊磚頭那還不是小菜一碟。
沒過多久,一塊熱氣騰騰的四喜磚就新鮮出爐了。
四喜磚的驗證也很快,南安勢力現在最不缺的就是人才,劉成邦一句話,那些懂材料的人才立馬就屁顛屁顛的跑過來,檢驗四喜磚的特性。
結果無疑是驚人的。
劉成邦能得到曾文成的信任,他自然也是經曆過大風大浪的人,更不用提南安城的毀滅就發生在身邊,發生在幾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