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死亡與活著(1 / 2)

大漢不想死。

能夠在末世裏活到現在,相信大多數人心中都有自己堅持活下去的理由。因為末世裏死太容易,而活下去卻很難。那些幸存者要是不想活了,恐怕早就連屍骨都了無蹤跡。大漢也有自己活下去的理由。

可這個理由,卻並不能成為他去傷害別人的理由。

有些人同大漢一樣想通了,於是坦然麵對死亡。而有些人卻想不通,在他們的心中偏激的想法占據了上風,憑什麼你們都活著我要死?憑什麼我要承受死亡的恐懼而你們卻可以安穩的活著?

憑什麼?

恐怕連神都說不清吧!

真要說憑什麼,隻能說這是命運的安排。每個人從出生開始,便有了不同的命運。為什麼不同,因為這個世界沒有公平。

所謂的公平也隻是上位者對普通人的一點憐憫。

如果說人生是一場賽跑的話,那麼,我們出生的時候其實是站在不同起跑線上的。正如有些人什麼都不做都可以錦衣玉食,前途似錦,而有些人拚盡一切,也隻是徒勞的在這條命運長河中掙紮。

命運飄渺,無跡可尋。

你信,他便存在。

你不信,他依然隱藏在這大千世界之中。

看著大漢,張易的心中微微觸動,似乎接觸了命運的痕跡。可是很快,便感覺如鏡中花,水中月,所謂的接觸都是虛假。

是啊,命運又如何能夠觸到呢?

命運,那是神才能接觸的東西,十階強者也隻能微微感知罷了。

張易很快拋卻了心中關於命運的不切實際的想法,那不是他現在能夠接觸的東西,想的再對也隻是浪費時間。

就在張易思考的時候,大漢的刀已經架在了脖子上。

他想要自殺。

這在末世裏是一種很常見的做法。

大漢被抓傷的部位是左手手臂。當時,大漢的大刀正朝著喪屍的脖子的劈去,這是很正常的攻擊方式,無奈的是喪屍的回應卻並不怎麼正常。在喪屍的腦子裏,恐怕並不知道腦袋被砍掉了就活不了吧。

也是,喪屍本來就是不死不活的存在,除了吃,喪屍的腦子裏大概不會出現第二種想法,這尼瑪才是真“單純”啊!

“單純”的喪屍對砍向自己脖子的大刀看也不看,依然張牙舞爪的向大漢衝去。結果就是大漢砍掉了喪屍的腦袋,而喪屍的爪子也攻擊到了大漢。

大漢如果不擋的話,被喪屍抓到的應該是脖子。

情急之下,大漢伸出了左臂去阻擋。大漢是個練過功夫的人,他的功夫救了他,讓他從末世降臨活到了現在,卻在今天害了他。

用左臂阻擋正常來說是沒什麼問題的。

無奈的是對手是喪屍。

一個習慣的養成,需要經年累月,而一個已經養成的習慣改起來也是無比的困難。你要是習慣了早上睡到天亮才起,有一天突然讓你聞雞起舞,大半夜就起來,你覺得你能起來嗎,就算起來了眼睛也睜不開吧。

大漢習慣了阻擋,而不是後退。

因為阻擋隻是讓左手受傷,砍掉的卻是對方的腦袋,以傷換命,在末世前的爭鬥中這無疑是值得了。

倘若退了,那之前爭得的優勢則全部消失,甚至有可能陷入劣勢,死境,在純粹的力量和速度對比上,喪屍是要強於大漢的。

大漢的選擇在末世前沒錯,在末世裏卻錯了。

結果就是,他傷到了喪屍手中,最終卻要死在自己手裏。

就在大漢將要自殺的時候,張易閃電般飛出一腳,將對方手中的刀踢飛了出去。以張易的實力,他不想讓大漢自殺,大漢就沒法把自己弄死。

這些日子,張易的武者修為已經達到了二階。

這就是十階傳承的優勢,哪怕經曆的戰鬥不多,整天就是窩在城裏,偶偶修煉修煉,升級的速度卻不比那些經常徘徊在生死之間的人慢。

勤能補拙,但千萬不能忽視天資的優勢。

大家都記得愛迪生的那句名言,“天才,百分之一是靈感,百分之九十九是汗水”。但在這句話之後還有一句,“但那百分之一的靈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要重要。”

大漢不過是個練過武功的普通人,如何能與張易相比。

感覺大刀被人踢出,大漢頓時一怒。

死不是最可怕的,等死才是最可怕的。被人殺不是最恐懼的,被逼自殺才是最恐懼的。本來就夠倒黴了,被喪屍抓傷,你們害怕遠離也就算了,怎麼還把大刀踢走,大爺難道連自殺的權利都沒有了嗎?

張易卻懶得理會大漢的怒氣。

一道死光從符文書中射出,照到大漢的左臂上。

大漢二話沒說痛暈了過去。

被死光照耀的感覺絕對不是一般的酸爽,那種感覺比被人拿鈍刀子割還要疼,比放在火中燒還有痛,常人根本無法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