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子知道,他孫子軍以後有了這麼一個性格溫婉賢惠的後娘,今後就算孔興明和李慧蘭再添了孩子,軍在那個家的日子也不會難過。
畢竟,老爺子敢這麼肯定,一方麵是看準了李慧蘭的性子;另一方麵,也是因為從孔興明那,對李慧蘭的情況有了更深的了解。
今年剛滿6歲的李慧蘭,起來也真是個可憐人。
李慧蘭出生在雲南紅河州那邊很偏僻的一個山村,她出生時就是一個啞吧,而父母呢,父親是那村裏的學老師,後來還自考了大專文憑,調過了區中學教書。母親,則是一名大字不識幾個的農民。
1歲之前,李慧蘭的日子過得倒也不錯,不單有父母疼還有爺爺奶奶愛護著。但好景不長,就在她1歲那年李父從村調到當地的縣城中學教書不久,她的母親到山地裏幹活時因雨路滑摔山溝裏,就這麼沒了。
過了三年,就在她1歲時,在縣城教書的李父又娶了一個女人。那女人也是農村人,隻不過是個在縣城打工的外地人,經媒人介紹下嫁給了李父。李父之所以會找一個這樣條件不想配的媳婦,來也是因為在他鄉下的老家裏還有兩個老子喜歡有人照顧,家裏的田地也得有人幫著老人打理,感情嘛,自然談不上。
至於已經1歲被李父送到市裏聾啞學校念書的李慧蘭嘛,也隻有每年寒暑假,和每月一次放假的時候,才會跟著接了她的李父一起回鄉下的家裏。
雖然李父提出的這些條件確實苛刻的有些不近情理,一般的姑娘肯定不能答應,但架不住李父找這個是個很有心計的呀。那姑娘一方麵是看上了李父是個有工作的,另一方麵是算計著鄉下的老人也活不了兩年,等兩個老的一死,她自然是能跟著住進城裏享福了,所以不但很幹脆的答應了婚事,還跟李父表了決心,會像對待她親爹親娘一樣好好侍候公婆。
也許正是因為聚少離多,李父隻能每逢周末和寒暑假才能回鄉下夫妻團聚,所以結婚時才5歲的李父,是在和那女人結婚兩年多後,才生下了一個女兒。
而後,真的是沒過幾年,李慧蘭還沒滿16呢,兩老僅相隔不到一年就先後去世了。李慧蘭的後娘自然明正言順的帶著自己快歲的女兒,住進縣城享福了。
不過也不知道是李慧蘭命苦,還是她這後娘命太硬,沒過兩年,還沒滿18歲的李慧蘭剛念到高二呢,李父被查出了腦癌晚期,進了醫院半年人就去了不,家裏的積蓄也被花得精光,還欠下了債。
當然,這話是李慧蘭的後娘對她的。反正自從李父死後,還沒機會念高三的李慧蘭就輟學了。因為她後娘自己沒本事也沒錢再供她念書。
不但書念不成了,李慧蘭還被她後娘攆回了鄉下。而李慧蘭呢,一是年紀性子又一向就軟弱。二是在鄉下的老家不管是李家這邊還是她外親那邊,都找不出個強勢有見識會算計的親戚幫忙,根本沒人能有本事幫著李慧蘭,從她那個心眼忒多又會演戲的後娘手裏,爭取到李慧蘭該得的權益。
從那之下,已經成年的李慧蘭就住到了鄉下的老房子裏當起了農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她那後娘了,占了縣城裏了房子不算,還借口著李父治病欠下了債,所以每次回到鄉下來,就要對李慧蘭一番盤剝。除了李慧蘭好不容易靠賣糧食蔬菜攢下的錢被搜走外,就連雞啊蛋啊大米什麼的,也要被那老妖婆搜刮不少走。
已經懂事的李慧蘭本以為,她那後娘再絕也不過如此了。可她真是太看了那惡毒的女人。
就在李慧蘭這樣生活了近四年,都長成了歲卻還沒人上門親的老姑娘時,她後娘帶著兩個中年女人回來,給她選好人家了,然後就讓李慧蘭跟那兩人去看家。
李慧蘭雖又啞性子又軟弱,但好歹也念過高中有些見識,一看那兩個中年女人不是好人,死活不願意去。
而後,也不管李慧蘭如何反抗,還是被強拖著弄上了一輛停在村外好幾裏才有的土公路上的麵包車。
那時候李慧蘭哪還不知道她後娘這是要賣她啊,過了沒剩著機會就跑了出來。想著她那還沒成年的妹妹,李慧蘭沒忍心報警。但又不敢回家,怕早晚再被後娘給賣了。
李慧蘭因跑得急也沒個身份證,隻能四處打零工。在遇到孔興明之前,真是吃了不少苦。
就是在在了解了李慧蘭這樣的身世後,老爺子才會那般確定,李慧蘭是個適合給軍當後娘的人。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