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為新起點

2011年是甘肅省文化大省建設,未來5-10年發展目標提出的第一個年份。在以往的經驗、成績、困惑中辨析哪些是適合甘肅這個經濟欠發達省份建設文化大省的有利因素,需要繼承和發揚;哪些是不太符合甘肅近期的實際,需要放下承重的包袱;哪些文化種類雖處於萌芽狀態,但站在戰略高端,且需要冒險決策,並予以巨資扶持,使其人無我有,因其獨特的文化魅力,而在國際國內產生影響力和競爭力。

(一)2011年甘肅省文化大省建設提出了新的總目標

1.麵對的困惑

文化發展依賴於經濟條件,同時又反作用於經濟發展。前10年甘肅經濟對文化發展的製約,讓各級領導苦不堪言。目前這個問題仍是甘肅建設文化大省的最大困擾。甘肅經濟對文化支撐的乏力體現在三個方麵:一是對公益性文化事業的支撐有賴於經濟基礎,經濟實力不強對這方麵的支撐就會受到影響。例如,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公益性演出補助、文化事業的整體投人等。二是民營經濟發展不活躍,造成了文化市場主體偏少、偏弱。三是人均收人水平的低下限製了群眾文化消費的支出。這個嚴峻的現實問題對上述總目標的落實實在是一個艱巨的挑戰。

2.如何破解難題

麵對上述難題,2010年秋季甘肅省委組織全省、市(廳)兩級領導學習李長春同誌於2010年4月在全國宣傳部長座談會上的講話。《講話》指出,文化產業與一個地區原來的工業發展水平等基礎條件關係不大,不需要提供配套元器件和複雜的工藝性協作,也不需要發達的基礎設施,隻要引進優秀人才,有好的創意,就能發展。帶著這個問題,開展調研,破解難題,於是甘肅省委省政府就在這樣的思路啟發下籌備了今年新春伊始2月22日召開的文化大省建設報告大會,並啟動了《甘肅省“十二五”時期文化體製改革發展規劃綱要》。

3.作出的科學判斷

甘肅省在文化大省建設中破解了各種發展的難題,尤其是經濟窮省能不能建成文化大省的困擾,使各級領導和廣大人民堅強了信念。堅持了從甘肅文化發展的曆史軌跡中,做出了在經濟相對落後的甘肅也能夠奏響文化的“第一小提琴”科學判斷。於是在突出人才為第一要素的發展思路中,出爐了《甘肅省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0—2020年)》,提出2020年甘肅省人才總量將達到248萬人,人才資源占人力資源總量比重將提高到11%。在此基礎上還出台了《甘肅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蘭州市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0—2020年)》等,是以人才戰略支撐文化大省建設的發展決策,有了具體的措施保障。

4.製定了未來五年文化大省建設的發展總目標

2011年2月22日省委省政府在蘭州召開的文化大省建設專題報告會上指出:“十二五”時期是我省加快文化建設的重要時期,未來五年,要通過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建設、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係建設、加快現代文化產業體係建設、推動文化產品創作生產體係建設、促進現代傳播體係建設以及深化文化體製改革等工作,加快推進文化大省建設。會議提出了未來5年文化大省建設發展的總目標:“經過五年的努力,建立公共文化服務體係,努力實現公共文化服務的均等化;建立文化產業體係,實現跨越式發展,達到西部地區中等水平;建立文化產品創作生產體係,成果數量持續增加,質量明顯提高,甘肅文化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建立現代傳播體係,做到安全暢通、覆蓋廣泛、技術先進、監管有效;建立完善人文精神體係,思想道德建設不斷加強,公民綜合素質明顯提升,甘肅精神不斷傳承和弘揚。努力實現文化資源大省向文化大省的實質性轉變。”①

(二)2011年甘肅省文化大省建設提出的新任務

1.任重而道遠的挑戰之年

5-10年發展的計劃,從本年度開始實施,這首先意味著文化大省建設的各種艱辛挑戰從這年開始;新的拚搏精神從這年再來一個飛躍。若不然在經濟基礎弱,資金投人不足,文化人才缺乏的現況麵前,如何讓具體的指標逐一落實呢?隻有新年伊始的信心和熱情是最不可忽視的力量。甘肅省省長劉偉平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承諾:2011年為民辦十件實事,其中在公共文化建設方麵,提出準備“建設1930個農家書屋;新建100個鄉鎮及社區體育健身中心;為600個鄉鎮綜合文化站配備基本設施”的目標任務。

2.堅持“三省”並重的發展新理念

10年前甘肅文化大省建設,僅僅是在文化領域製定發展規劃和措施。但是10年來,經過初步探索,甘肅人民充分認識到:建設文化大省是實現我省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全省人民整體素質的重要途徑;是促進各民族團結和諧,實現民族地區和全省長治久安的必然選擇。由此產生甘肅省文化大省建設新的模式。2011年最大的轉變是:堅持“三省”並重的發展新理念。這個轉變是甘肅文化大省建設的一座新的裏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