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索橋認親(1 / 2)

了緣師太從一露麵,就一直神情淡定,不沾一絲塵世氣息,此時竟也是目中含淚,顫聲問道:“你真是十五郎?”

薛十五一扯衣衫,將左肩露出,上麵有一塊紅色胎記,形狀極似一彎新月,他哭著說道:“孩兒生於中秋之夜,身上帶有月形胎記,在同族弟兄中又恰巧排在十五之數,所以家族中都稱呼孩兒‘十五郎’。孩兒降生之時,姑姑尚未皈依佛門,定然知之甚詳。”

了緣師太此時更無懷疑,淚水竟也撲簌簌落下。他走過來扶起薛十五,用袍袖為其擦去淚水,端詳良久,眼中充滿憐愛之色,搖頭歎道:“十五郎,十五郎!哎,咱們娘兒倆分別竟也是十五年了。如果記得不差,你今年應該已經二十二歲了吧?”

薛十五點頭答道:“是!再過幾天,就是孩兒二十二歲生日。”

了緣師太點頭自語道:“是了,十五年,彈指一揮間。穀陵滄桑未變,人事卻多更改。”

薛十五道:“姑姑當年棄世出家之時,孩兒年紀尚幼,少不更事,一連幾日哭喊著要找姑姑。起初爹娘含淚安撫,後來被逼得急了,爹爹將我痛打了一頓,那時竟對爹爹生出了怨恨。後來懂些事了,知道爹爹心中之傷痛實是甚於孩兒百倍。”

了緣師太顫聲問道:“你的父母可好?是啦,你還有個妹妹,她應該也長大成人了吧?”

薛十五聽到姑姑提到妹妹,臉現尷尬之色,不自主的望了一眼躺在橋上的葉楓,說道:“父母身體很是輕健,妹妹今年已經十八歲了,隻是行事過於任性。”

了緣師太麵現微笑,一臉的慈愛之色,輕歎一聲道:“哎,少年心性,原就如此,也不必煩惱,你當年又何嚐讓父母省心了?”

薛十五躬身道:“是,姑姑所言極是。這多年來,爹爹無日不思念姑姑,請您無論如何回家一敘天倫,以慰藉父母思念之苦、孩兒孺慕之情!”

了緣師太目注遠方,幽幽道:“我已舍身佛門,青燈古佛為伴,豈可妄動塵念?今日你我重逢,看似偶遇,實屬緣法。聚也由緣,散也由緣,不可強求。我與你父若俗緣未盡,自有相見之日,若是無緣,見麵於彼此無益。”

薛十五急道:“姑姑難道真的不念手足之情?”

了緣師太雙手合十,肅然道:“前世因鑄就今世緣,前世因重,今世緣深;前世因輕,今世緣淺。緣起有日,緣滅有時。個人自修因果,莫做無謂攪擾。貧尼法號了緣,那些俗世稱謂,今後再莫提起。”

薛十五淒然道:“姑姑超凡脫俗,可以塵緣盡斷,但孩兒卻不能不念骨肉之情。這裏還有幾位族中兄弟適逢其會,想是緣法所致,就請姑姑無論如何見上一見,想來菩薩也不會怪罪。”

了緣師太苦笑著歎道:“俗世塵緣,如絲如網,戒刀雖利,斷之也難!”

薛十五眼見了緣師太並沒有拒絕,於是招手喚眾人過來見禮。

一眾薛家弟子在旁邊聽得明白,大都也聽長輩提起過,知道這位前輩十幾年前就以美貌及武功名動江湖,至於後來因何出家,族中長者卻都閃爍其詞,似乎有很深的隱情。這十來人中,有的和薛十五平輩,有的低一輩,紛紛跪在橋上,有的喊姑姑,有的喊姑婆,一時亂亂哄哄,搞得橋身搖晃不停。

了緣師太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貧尼方外之人,不敢當此大禮,就請起來吧。”

眾人紛紛起身,卻不知該說些什麼。

薛十五躬身道:“孩兒雖是俗人,亦有敬佛之心,煩請姑姑讓我們同往寶刹上香禮佛。”

了緣師太知他心意,婉辭拒道:“草庵簡陋狹小,恐其招待不周。諸位身帶利器,殺氣凜凜,不宜踏足佛門之。若有心敬佛,則處處都是靈山。”

薛十五不肯死心,說道:“既然處處靈山,那姑姑也不必定要在此苦修。薛家廣有田產,不難尋一善地作姑姑清修之所,到時候大開門牆,廣結善緣,晚輩弟子更能朝夕恭聆教誨,此兩全其美之舉,望姑姑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