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緣師太接著道:“三年前,恩師遠走南海,臨行前告訴貧尼,三年之後當有轉機。貧尼深信其妙法通玄,一直留意諸般征兆,並打算中秋過後再赴南疆尋覓,不想這轉機竟應在少俠身上。”
林錯對於推命問課之說本來多有不信,但聽得了緣師太所說,不由打了個寒戰,想著倒懸水麵之時,懷裏的諸般瑣碎之物俱落水中,偏偏這個木筒滑入衣袖,得以保存,不由心中暗道:“難道冥冥之中,真有定數存在?”當下說道:“這也是師太誠心善舉感動上蒼。試想如果師太沒有仗義援手,那此蛇也和晚輩一起葬身澗底了。”
了緣師太點頭道:“此話有理!若非少俠心存善念,舍死相救十五郎,又怎會結此善緣?看來我佛勸人多修善舉,並非虛妄!”
林錯道:“師太謬讚,愧不敢當!在下心中也有頗多難解的心結,常令在下心生迷惑,苦無索解。“
了緣師太道:“你且說來聽聽。“
林錯道:“在下為了救一個朋友,卻間接害了其他無辜之人,思來甚覺不安,不知自己做得到底對是不對。”
了緣師太道:“很多人都有此難解之題。善惡相爭之際,懲惡揚善自是毋庸置疑。若善惡難辨之時,盡力化解乃為上策。若化解不成,當擇弱者而助之,既可解弱者之危,又可化強者孽債。有時善行而生惡果,或由宿因所致,萬不可因此而絕善念。”
林錯點頭稱善,躬身謝道:“師太高論,令人茅塞頓開!晚輩的一位朋友為奸人所掠,雖無性命之虞,卻有難料之禍。晚輩打算北上相尋,卻又想眾位師太照顧葉公子多有不便,是以躊躇不決,望師太示下。”
了緣師太微微點頭,說道:“為朋友千裏奔波,甘冒奇險,足見少俠人品,任誰也不便阻攔。照顧葉公子之事,貧尼自有處置,少俠盡可放心。另外,貧尼還有一事相擾,不知少俠能否相幫?”
林錯道:“師太如有差遣,晚輩自當欣然受命,何須如此客套?”
了緣師太道:“距此百裏之外,有一位療毒高人,少俠北上之時,恰巧經過此人隱居的‘神農穀’附近。貧尼修書一封,煩請少俠代轉。”抬頭看見庵內炊煙漸息,起身又道:“貧尼這就動筆修書,請少俠用過早飯再走。”
林錯目送了緣師太回了庵堂,自己也轉身回屋。見葉楓仍是未醒,於是輕輕地收拾隨身之物。
不一會兒,靜因和一個年歲稍長的女尼送來了早飯。那女尼言行之間頗為矜持,將食盒內的飯菜擺放在石桌上,打了聲問訊,道了一聲:“請施主用飯!”便喊著靜因離去。而靜因卻好奇地溜到窗邊,踮著腳尖隔著紗窗向裏窺探。
林錯見那飯菜的原料雖不過是糙米鹹菜,卻是粗糧細做,十分精致悅目,讓人觀之而生食欲。林錯這幾日餓怕了,隻想這兩位女尼快些離去,自己好飽餐一番,無奈那靜因卻並沒有離去的意思,仍在喋喋不休的嘮叨著:“他的傷勢怎麼樣了,死不了吧?”
林錯耐著性子答道:“應該沒事了!令師的療傷藥物很是神奇,又佐以真氣治療,閻王老子也奈何不了了。”
靜因頗為得意地道:“那是當然!你知道附近的百姓管我師父叫什麼嗎?”不等林錯答言,已搶先說道:“不知道了吧,是‘活菩薩’,經她的手起死回生的人,你把手指頭和腳趾頭加起來也數不清。”
林錯撲哧一笑,說道:“指頭不夠用,何不使用算盤。”
靜因道:“我又不是賬房先生,哪裏會用算盤?我師父已經是世外高人了,但你要見到師祖,也就是我師父的師父,你更得佩服的趴在地上。”
林錯剛才聽了緣師太也曾提及他的師父的神奇之處,卻是未及詳詢,現在又聽靜音提起,不由好奇心起,笑道:“趴在地上?哦,是五體投地吧?你且說來聽聽,讓我也長長見識。”
那年長的女尼斥道:“靜因,我們該回去了!”
靜因央告道:“靜修師姐,你讓我把話說完嘛,吐一半兒,咽一半兒的滋味多難受!”
靜修無奈罵道:“你這個碎嘴子!”便不再言語。
靜因接著對林錯道:“五體投地?對,就是這個詞兒,你挺有學問的,是秀才相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