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鬧劇般的受降大典(上)(1 / 2)

吳大世子剛拜姚啟聖為義父,老毒才就帶走了吳大世子的飛熊軍,隻留給吳應熊一句話,

要他去北京安心的當駙馬,留給了吳大世子滿心滿腦的疑問。

“恩師,你有告訴姚啟聖我和玉兒的事情嗎。”吳大世子好奇的問劉玄初道。

“沒有啊。這事可是高度機密啊。再說,他一直都關在囚車裏,怎麼會知道的這麼清楚?”劉玄初也是一頭霧水。

就在這時,李玉腆著微微隆起的小肚子帶著兩個丫鬟走了進來,見到劉玄初,李玉的臉上,不由泛起了羞怯的紅暈。

“恩師萬福。”李玉恭恭敬敬的給劉玄初行禮道。因為吳大世子的特別交代,李玉和雲娘對平西王府的這些文士武將們都是特別的尊重。

“夫人不要如此客氣。”劉玄初擺擺手,示意吳大世子把李玉扶起來。

李玉起來後,卻奇怪的問吳大世子道:“姚伯父呢。我剛見到姚伯父,知道他喜歡喝茶,所以就從三娘那要了些上好的鐵觀音來送他。”

聽完李玉的話,吳大世子恍然大悟。這個老毒才原來早就和李定國混的爛熟了。不用說,這個大清朝徹頭徹尾的禍害,除了暗地裏把本該交到國庫裏作為八旗子弟鐵杆皇糧的糧食源源不斷地送給鄭成功這群逆賊以外,肯定還幫鄭成功和李定國暗地裏通風報信,暗中運送違禁物品,到後來李定國和鄭成功結成兒女親家,估計也少不了老毒才的推波助瀾。

知道了老毒才的立場,吳大世子對老毒才帶走飛熊軍也就不那麼介懷了。

順治五年十二月初,大清第一任五省總督洪承疇攜平西王吳三桂,靖南王孔有德,平南王尚可喜世子尚之信,鎮南王耿繼茂之子耿精忠耿聚忠,以及隨行的文武百官一幹人等,浩浩蕩蕩的開赴雲南接受孫可望的投降。

途中,平西王吳三桂接到遵義寇警,水西賊匪數萬來犯,隻得帶兵回遵義抵抗,將去雲南受降之重任交給了世子吳應熊。當然,等他到達遵義,發現來攻城的居然是自己的親家大舅哥李定國的時候,某個王爺毫不顧及自己身份的破口稱讚自己的好兒子,聲稱等他從雲南回來就扒了他的皮。

不過平西王卻萬萬想不到,他那個一向喜歡高調做事,低調做人的好兒子吳應熊,這次卻做了幾件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把他那本就脆弱不堪的小心肝,嚇得幾乎從胸膛裏跳出來,摔個粉碎。

話說五省經略洪承疇,除了那個已經退休賦閑在家種田養花的範文程以外,也算得是資曆最老的漢臣了。據說當年清太宗皇太極為了招降他,甚至不惜讓以後母儀天下的孝莊老妖婦施展美人計,親自在腦袋上戴了一頂綠帽子。

所以我們大明朝的三邊經略,大清朝的五省總督,大清官員的楷模,萬世名臣的表率洪承疇大人,紆尊降貴的來到雲南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接受亂臣賊子的投降,那麼排場上,自然也就惹得壽星老收緊自己的括約肌,狠狠的放了幾個響屁。

不過我們的洪承疇大人畢竟是忠君愛國,愛民如子的典範,為了響應孝莊皇太後在年前拿下雲南的口諭,也為了在昔日那個在牢房裏被自己狠狠玩弄的婊子麵前顯示一下自己老而彌堅的雄風,洪總督不顧道路的艱難,緊趕慢趕的帶人殺奔昆明而去。

洪總督帶領一幹人等一路風塵仆仆,終於在十二月十五這天趕到了昆明郊外,一路上居然沒有遇到任何南明欲孽的阻擊。這當然要感謝我們的吳大世子了,如果沒有我們吳大世子提前和大舅哥李定國打招呼,那麼光是駐紮在曲靖的6000西寧軍,就夠洪大人喝一壺的了。

西寧軍,大西王張獻忠下屬西寧王李定國所創,這支軍隊在曆史上的功績隻能以光輝來形容。

這支軍隊的處子戰發生在大清順治元年,大順皇帝李自成的六萬大軍被吳三桂和大清鐵騎打敗,狼狽的逃亡川陝,李自成為了挽回被吳三桂和多爾袞打丟的顏麵,集合敗兵10餘萬,借口張獻忠護駕不力,強行進攻由李定國和艾能奇鎮守的陝西米脂。

當李自成帶兵到達米脂的時候,他才發現自己犯了一個巨大的錯誤。六千嚴陣以待的西寧軍,手拿斬馬刀,鉤鐮槍,悍不畏死的衝進李自成的大順軍營中,大順均被衝的大亂,四散奔逃。李自成也在亂軍中被砍下腦袋做成了臘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