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人民戰爭(1 / 2)

一場大戰後,天色灰蒙蒙的,就仿佛整個天地都陰鬱了一般。滿天的烏雲,就像一個黑壓壓的鍋蓋,將地下生靈全部都壓在決定命運的大鼎中,將他們用慢火燉熟。傍晚時分,如鵝毛般的大雪鋪天蓋地的飄灑了下來,將利州變成了一個素白的世界,仿佛為在戰爭中死難的生靈戴孝一般。

可是,漫天飛舞的烏鴉,他們可不管你是無辜的良民,還是十惡不赦的強盜,散落在城外的屍體,成了他們的美餐。哪怕那天康小麻子倒在這裏,他們也會照吃不誤。

利州城內,糧草被燒,缺少輜重的大清軍士,對天氣突然變冷有些措手不及,衣著單薄的他們,隻能擠在一起圍著火爐取暖。可是,城內的引火之物,已經基本被利州守軍焚燒殆盡,就連民居的木頭門板,都被之前靳統武拿去城上抵禦大清鐵騎了。所以,大部分八旗軍兵,現在還處於凍餓交加之中。

利州縣衙此刻溫暖如春,尼堪正怒氣衝衝的坐在點著四個炭火盆的議事廳裏,滿臉凶悍的和眾將議事。

“不行。絕對不行。”尼堪咆哮著吼道。“戰馬就是騎兵的第二生命,是我們八旗騎士的腿,每一匹戰馬,都是經過精挑細選才裝配到部隊的,怎麼可以殺來給這些卑賤的綠營吃?”

見主帥視人命如草芥,身為降臣的孟喬芳,臉上自然閃現過一絲不滿。尼堪本就粗枝大葉,自然沒有察覺到,仍舊大罵著說道:“唯今之計,隻有縱兵去民間搶糧,才能保證我們的大軍不被餓死。”

“誒,現在天氣這麼惡劣,路又這麼難走。我們如何現在又沒有糧草輜重,又怎麼出兵啊。”孟喬芳無奈的說道。

“哼。你還記不記得三國演義裏說的望梅止渴的故事呢。”尼堪諄諄善誘道。滿清統治者一向把三國演義作為其征戰的藍圖和教科書使用,所以,大字不識幾個的尼堪,說起三國演義來倒講的頭頭是道。

“我們就給士兵說,隻要能夠搶到那群亂民的存糧,就可以活下去,這些士兵為了活下去,是什麼事情都幹得出來的。”尼堪無恥的說道。

“今晚先休息一夜,等明天雪停,我們就順著敵軍的腳印追,追上他們進行決戰。”尼堪咬牙切齒的說道。“老孟,你也多鼓動一下你下麵的漢人。讓他們多出些力氣。”

漫天大雪中,姚三穿著早就準備好的棉甲,頭上戴著暖和的狗皮帽子,帶著一群已經提前穿上冬衣的部隊艱難地行進著。如鵝毛一般的大雪已經超過了膝蓋。加上四川山區全是僅容一人通過的山路,這支軍隊步履維艱,行進緩慢。

“姚軍師,”身穿狗皮襖,頭戴狗皮帽的靳統武,來到姚三身邊,恭敬地說道,“誒,大雪封山,路太難走了。我們一天也不過走出了40多裏啊。照這個速度,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到達劍閣啊。”

“不急去劍閣。”姚三舉起雙手,哈了一口氣,搓搓手暖合一下才說道:“我們在通往劍閣的小路上設下陷阱。下麵的軍士,也要分成小隊,輪番騷擾清軍。要是有機會,我們還要對他們的輜重下手。”

“還有,我們每到一個村莊,都要幫助那裏的農民逃進劍閣,讓他們把餘糧全部燒了。利州那些不肯走的百姓被屠殺的消息,附近的百姓肯定早都知道了,我們動員起他們來,會比以前容易多了。”

“好,我這就去安排。”靳統武聽老叫花如此說,醍醐灌頂般的說道。

大雪初情,太陽光金燦燦的照在晶瑩剔透的雪地上,也為銀裝素裹的大涼山鑲上了一層金邊。雪後的天,總是特別的冷,衣著單薄的綠營士兵,已經將近兩天沒吃東西了,省下的口糧,不僅要供正白旗的大爺們食用,甚至有些還進了那些戰馬的肚子裏。

見待遇差這麼多,綠營兵將自然心存不滿,也少不得在口頭發一些牢騷。可是尼堪這個活閻王,見這些綠營兵將口出不遜之言,不但不好言安慰,反而將幾個罵的比較厲害的小隊長砍了腦袋,巡營示眾。這一下,綠營兵的怨言沒了,但是心裏的怨恨卻更深了。

可是該死的尼堪並不打算就此放過這群綠營兵,雪剛停,這群綠營兵就奉命作為前鋒出來找糧食。不過,由於清軍瘋狂屠殺利州百姓的事情已經在各地傳開,驚慌失措的百姓早就收拾了金銀細軟,一溜煙的趕向劍閣了。有些山中的獵戶,為了阻止清軍燒殺搶掠的步伐,還在進村的小路上,布滿了各種各樣捕獸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