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三件大事(2 / 2)

“義父,我明白了。你這根本就是嫌北京不夠亂,又引這兩個禍害來把北京趟這攤本來已經混得不能再混的水,到時候,韃子內部還不打成一鍋粥?”吳大世子的俊眼中,也閃過一絲陰狠,陰陰的笑著說道。

“不錯,你還有點頭腦。”姚啟聖難得的誇了吳大世子一句。“其他的事情,你到那邊隨機應變。不過要記住八個字 韜光養晦,待機而動。”

“多謝義父教誨。”吳大世子給姚啟聖磕了一個頭,恭恭敬敬的說道。然後,對吳三桂說道:“父王,兒臣就要離開父親身邊了。在兒臣不在的這段時間,兒臣也想請求父王三件大事,請父王務必為兒臣辦到。”

“你說。”吳三桂笑著說道。“隻要在為為父的能力範圍之內。為父一定盡力替你辦到。”

“第一件,我已經去信給我大舅哥李定國,要他讓出川中的寧遠府給我們,父王要盡快接手,據兒臣所知,那裏有一個巨大的鐵礦,父王接手後,就按兒臣在冶金書裏所說的方法,建立幾個大型的高爐,高爐的材料,可以用粘石粉和石灰粉燒在一起製造,具體的方法,都在兒臣寫的冶金一書中。用高爐煉出來的鋼,打造出來的刀劍,堅硬無比,是絕好的兵器。用這些鋼造炮,炮體結實,多年不壞。”吳大世子一抱拳,誠懇地對吳老漢奸說道。

“是嗎。”吳老漢奸的眼裏閃過一絲貪婪的光芒,不過仍舊平靜的說道。“如果真如你所說,父王就盡快全排進寧遠的事宜。”

“父王去寧遠的時候,不妨在當地殺一些異族,用他們的人頭去向朝廷報功,麵的朝廷懷疑你和我大舅哥穿一條褲子。”吳大世子陰陰的向老爹建議道。

“恩,此事為父曉得。”吳三桂點點頭,心裏不由得佩服自己兒子的老謀深算。

“第二件事,父王,孩兒編了一些教科書,請你務必建立新式學堂,教這些孩子們學這些書裏的東西,如果他們中成績優異的,父王你要派他們官職。”吳大世子慈笑著說道。“我相信他們會是我們雲南建設發展新一代的主力軍。”

“恩。第二件事,為父也替你辦了。”吳三桂笑著說道。

“第三件最難辦。兒臣想請父親務必答應。”吳大世子咬著牙說道。

“是什麼?你說來聽聽。”吳三桂一頭霧水的說道。

“今年秋天以後,我大舅哥李定國就會對廣西發動全麵的進攻,打下廣西作為他的根據地。那時候,請父王務必暗中支持我大舅哥,給他提供糧草軍械。而且,無論是孔有德如何求救,也不管其他兩藩如何施壓,更遑論朝廷如何催促,父王都要頂住壓力,千萬不可出一兵一卒對抗我大舅哥,甚至於,父王你自己不僅不要出兵,還要阻止其他二藩出兵。”吳大世子一字一句的說道。

“我自己不出兵倒是好說。耿仲明那邊也好說。就是那個老不死的尚可喜,老子和他本身就不對付,我可勸阻不了他。”吳老漢奸無可奈何的說道。

“你放心吧,現在尚可喜老漢奸那邊,掌兵的可是他的大兒子尚之信,尚之信這個人也是貪財好利之輩,他肯定不會出兵的。相反,他會看著孔有德死,然後,躲在我們父子身後,向朝廷要大把大把的銀子出來。”吳大世子陰陰的笑道。對同樣來自於二十一世紀的尚之信,吳大世子可是太了解他那要錢不要命的無恥嘴臉了。

“說到錢,我差點忘了一件大事。”吳三桂拍著腦袋說道。“遏必隆這個老韃子日前派人通知我,說朝廷等你到了京城後,就要把三藩在京城的人召集在一起,重新議定軍餉的事情,據說是要把我們的軍餉大幅度的消減。”

“父王,你放心,雲貴軍餉的事情,就包在孩兒的身上了。不過,父王,孩兒未掌過財政,不知道要多少錢合適呢?”吳大世子拍著胸脯請命道。

吳三桂的眼珠滴流爛轉,笑嗬嗬的伸出了三個手指。

“三千萬兩?有點困難吧。”吳大世子心裏懊惱道。韃子現在每年的財政收入也不過一千萬兩上下而已,一下子就要將國庫三年的收入拿在手裏,吳大世子確實有些頭疼,連忙搖著頭告辭出來。

“哈哈。我怕熊兒年輕,辦事不穩重,所以隻讓他去和韃子要三百萬兩白銀出來,熊兒應該不會讓我失望吧。”吳三桂擠眉弄眼的對自己的走狗們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