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我們現在隻有五百騎。”劉備淡淡的道。
“麵對數十萬鮮卑鐵騎,隻有五百騎,以前我會懷疑,甚至是害怕,但是自從大人率我們擊敗了七萬敵軍,卑職終於明白。千軍易得,良將難求的道理。大人就是拯救我們幽州的良將!”單經說著跪了下來,拚了命似的嗑頭不止。
劉備目不轉睛的盯著這名其貌不揚的校尉,才發現對方竟然深藏不漏,打起仗來比誰都要心狠,為達目的誓不罷休。想到對方心中飽含的痛苦,心中也休會了**分。立即認同了對方的做法。
一千騎一路征伐而來,死去三百,重傷兩百,隻剩下五百的健全士兵。如果要讓五百士兵帶著兩百重傷兵出征,勢必影響行軍速度與戰鬥質量。在這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之上,行軍速度更是史無前列的排在了奪取戰爭勝利要素的首要位置。
“隻要能戰勝鮮卑,卑職願以死謝罪!”單經說著撥出環首刀舉到劉備眼前。
“報,一百裏外塵頭大起,似有大量敵援軍逼近。”
哨兵報告的這個消息如同一支催化劉,讓劉備迅速做出決定:火燒山丘。
劉備扶起單經:“雖然現在我們隻剩五百騎,但是一定會攪的鮮卑天翻地覆!立即傳令,采用火攻!我要用東部最後一支部隊的鮮血給咱們自盡的勇士踐行!”
單經立即拱手而退。不到片刻,熊熊大火在山丘四周燃起。位於山間頂的間山頓時領悟過來,劉備所說“白骨”的意思。但是此刻,他不後悔。因為在他心中,漢鮮兩族勢不兩立!立即速部隊下山突圍,卻被早早等侯的五百白馬義從殺的鬼哭狼嚎。
所有白馬義從都在心中壓製著極大的怒火,他們為所有傷兵的自盡所激勵,此次不攪的鮮卑元氣大傷,絕不回返。
此戰,劉備的五百騎未有一騎傷亡,而間山全軍覆沒,間山本人被俘。片刻後戰鬥結束,五百白馬義從立即後撤。自此東部鮮卑的實力瓦解,已經名存實亡。接下來劉備新定的目標是中部鮮卑。而中部鮮卑境內駐紮著十一萬大軍。
……
卻說烏丸新首領銅恩被檀石隗的持節使者訓斥,並要縛其回牙帳問罪。銅恩痛恨被鮮卑控製已久,如今大馬場已毀,族人在東胡的地位一落千丈,自己此去必然讓族人失去生存空間。與族中長老商議後將使者斬殺,準備去投靠東南方向的高句麗部落。但是途中聞聽東部鮮卑七萬大軍被殲滅,銅恩立即揮師攻下了殘破不堪的東部鮮卑大本營車庫。並派出使者與高句麗迅速達成聯盟。於是,高句麗十萬大軍自東攻入東部鮮卑,準備與烏丸一起將其瓜分。
軍情傳至牙帳,檀石隗再也沒有心思去管在東部境入失去蹤跡的五百白馬義從,立即命追剿的卡拉耳揮師東進,奪回失去的東部鮮卑大本營。同時命中、西兩部首領集結大軍,做好防備漢朝的邊境入侵。檀石隗本人則是親自率麾下兩支雄師開往東部鮮卑。此次他的目的不但是奪回失地,更是要滅了自不量力的烏丸,還有趁火打劫的高句麗。
檀石隗的這兩支雄師名叫鷹師與虎師,各七萬騎,是鮮卑騎兵精銳中的精銳。鷹師由檀石隗戴在手上的鷹戒控製,虎師則是其本人到場才能調動。除此之外,檀石隗手中還有近二十萬的騎兵,掌握在幾個兒子手中。
一時之間,東部鮮卑大地上風起雲湧,屠殺遍野。烏丸的五千騎兵在卡拉耳一萬騎兵的攻擊下一潰千裏,被趕出東部大本營。但是第二天,高句麗的十萬大軍兵臨城下,卡拉耳憑借著卓越的統率能力,利用地勢,巧妙的化解了對方一波接一波的猛烈攻擊。在自己損失七千人的基礎上,給予高句麗帶來兩萬騎的傷亡。當檀石隗趕到之前,因為人微勢卑,卡拉耳被迫撤退,大本營被對方占領。
所有人勸檀石隗殺了敗退回來的卡拉耳,因為其丟了到手的城池。但是檀石隗力排眾議,讓卡拉耳佩戴鷹戒,統率鷹師,進行輔攻。由於高句麗在此前已經受到了教訓,接下來的日子隻守不攻,讓檀石槐頗為頭痛。如此,雙方陷入對峙之中。
飽受鮮卑壓迫的其它東胡部落趁機反叛,加入高句麗-烏丸聯盟。於是,聯盟軍實力日漸增長,士氣越來越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