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以經營謀取利潤和為社會創造財富雖然有物質和精神的差別,但對於改善人類生活質量的目標應該是一致的。
親愛的小約翰:
我發現你和我們的對手之間的怨恨情緒仿佛加深了。在殘酷的商場上,打擊你的敵人是無可避免的,這是適者生存的競爭法則。可是,有時候也不能過分的不留餘地。並且打擊敵人也要合情、合理、合法,雖然商業競爭往往不擇手段,但如果要使企業具有長久的生命力,有的原則還是要堅持的。
如果在商場上樹敵太多,被敵人群起而攻之,你自己再強大,也難免最後被別人壓垮。那麼,你如何才能在商場避免樹立仇敵,以免遭到沒必要的報複,這是我想說的一個問題。以我多年的經驗,我認為首先要謙虛和自信。也就是說,避免樹敵的第一點是要“虛心”,如中國的名言:“虛懷若穀,方能容納百川。”
我知道你有很多值得驕傲的地方,你對自己非常自信固然重要,但必須建立在謙虛的態度上。你在執行自己的任務時,一定要有信心,但唯有建立在謙虛上的信心,才能變成卓越的信念,把你導向成功。做事失敗的人,往往是自大而不知謙虛,以致不知不覺中陷入固執己見、故步自封的境地。
這樣的情形,越是居於高位的人,越是要特別注意。因為身為高層管理者,很難有人糾正你,這時你隻有自我指導,經常自問是否保持謙虛的胸懷。這麼一來,你就會了解,並非自己的地位比別人高,而是比別人有更多的能力。當你覺得自己的部屬差,你就是沒有那一份謙虛的胸襟。即使你發現你的部屬什麼都不如你,但隻要你用謙虛的眼光去看他,你就會慢慢發掘到他的長處。這樣,一旦部屬有什麼適當的提案,你也能欣然接受。這樣,群策群力,發揮團隊精神,更有利於企業的發展。
作為領導,你要善於納言,如果你把員工的話當做“廢話”,可能就進行不下去了,隻能到此為止。可是認為“有道理”,就能鼓勵他多提建議,糾正自己的不足,防止自己犯錯誤。即使很普通的員工,有時候會觸動靈感而獲得新的念頭,這也許會對自己有幫助,雖然是一件小事,但人生或事業成功的關鍵,有時候就在這裏。
作為一個企業家,在經營公司時,看了其他的公司,可能覺得“經營得不錯”。假如能如是想,就會吸取對方的經營方法,用來發展自己的公司。也可以誠懇地去請教,對這種虛心求教的人,除非特別機密,一般對方都會坦率地回答你。
無論做什麼事情,“虛心”很重要。但並不是要你毫無主見,讓人牽著鼻子走。要一方麵堅持“主體性”、“自主性”,一方麵虛心接受人家的意見,才能走向成功的道路。
能虛心接受人家的意見,能虛心去請教他人,才能集思廣益,比一個人獨自暗中摸索要好得多。有人剛開始做生意時,幾乎什麼都不懂。開發了一件新產品,往往不知道該定價多少。那時他的辦法是跑到零售商那裏去請教,因為他認為如何定恰當的價錢,去問常與消費者接觸的零售商最清楚。到零售商那裏,出示新產品,問他們:“像這樣的東西可以賣多少錢?”他們都會坦誠地告訴你行情,照他們的話去做就不容易犯錯誤,並且不必付學費,也不要傷腦筋,沒有比這個更劃算的了。
但願你能培養這種“虛心”的精神,隻有能虛心接受他人的意見,虛心向他人學習的人,才能離成功越來越近。
這封信我要告訴你的第二個重點是:作為企業家,在管理中,手腕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高潔無私的人格,使員工受感動而毫無保留地奉獻,知識和手腕固然重要,但也要注意到什麼才是人生正確的立足點,唯有大公無私,才是最重要的。從這點來說,就是要有“愛心”。
誰都認為隻有自己才是最重要的,這是非常自然的感情。但如果被私心蒙蔽,也就是被個人的利害或感情左右,就很容易判斷錯誤,無法產生堅強的信念。不被私心蒙蔽,仔細考慮什麼才是對的,什麼才是該做的,這時就能產生正確的判斷力、堅強的信念及勇氣。
因此,我希望你要對自己嚴格要求,並且毫無私心地考慮事情以磨煉自己的人格,這才是你要達到的目標。企業家應懷有寬廣的胸襟,並以正義為前提,如此不僅能盡到企業對社會的責任,也能使員工心悅誠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