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譯者序(1 / 1)

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John Davison Rockefeller,1839~1937),美國實業家、慈善家,他以革命了石油工業與塑造現代慈善的企業化結構而聞名。1870年,洛克菲勒創立了標準石油,在全盛期壟斷了全美90%的石油市場,成為美國第一位十億富豪。他還開創了壟斷組織高級形式—托拉斯,這個極易吸聚財富的結構使標準石油公司兩年後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石油集團企業,洛克菲勒本人也因此成為蜚聲海內外的“石油大王”。

洛克菲勒的創業史在美國早期富豪中頗具代表性:異常冷靜、精明、富有遠見,憑借獨有的魄力和手段,一步步建立起龐大的商業帝國。洛克菲勒說:“如果把我剝得一文不名丟在沙漠的中央,隻要一行駝隊經過—我可以重建整個王朝。”

洛克菲勒在他人生的後40年致力於慈善事業,主要包括教育和醫藥領域。1897年,他正式結束對標準石油的直接管理,但保持了大部分的股權。他出資成立了洛克菲勒研究所,資助北美醫學研究,包括根除十二指腸寄生蟲和黃熱病,幫助了野口英世的研究,對抗生素的發現貢獻也很大。更為難得的是,他對黑人族群非常關照,並斥巨資提升黑人教育,廣設學校。

提及美國近現代乃至當代史,人們都很難繞開洛克菲勒這個姓氏:標準石油公司、洛克菲勒基金會、大通銀行、現代藝術博物館、洛克菲勒中心、芝加哥大學、洛克菲勒大學,還有在令全世界震驚的“9·11”事件中傾倒的世界貿易中心雙塔。

洛克菲勒堅信他人生的目的是“從其他惡性競爭的商人們身上賺取盡可能多的金錢,而用此金錢發展有益人類的事業”。即便成為了空前絕後的巨富,他卻不煙不酒不賭不色,一生可謂勤儉自持,並在晚年將大部分財產捐出資助慈善與研究事業,開美國富豪行善之先河,給今天如比爾·蓋茨與沃倫·巴菲特等富豪樹立了榜樣,讓他成為美國近代史上最富傳奇色彩與爭議性的人物之一。

《洛克菲勒家書》是約翰·D.洛克菲勒給他的兒子小約翰·D.洛克菲勒的私人信劄的彙編,這些信劄是洛克菲勒不願意公開的、以遺囑形式珍藏的貴重物品。信劄“透露了太多洛克菲勒家族的商業秘密與經營智慧,絕對是一本培養偉大企業家的無可比擬的教材……”洛克菲勒這些信劄的價值正如艾倫·格林斯潘所說:“比洛克菲勒家族富可敵國的全部財富還要寶貴。”

原著文字間飽含父子親情,內容豐富極富商業智慧,特別適合青年人和職場白領閱讀,其蘊含的管理經驗和人生哲學值得每一個人細細品味。因譯者時間和水平有限,本書共譯出最有價值的家信30封,並在附錄中收錄了部分未經翻譯的英文信件。恐未能將原作中的諸多細節之處一一展現,譯文中的錯誤和疏漏之處在所難免,真誠歡迎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譯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