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好馬不喜歡壞人(文)(1 / 3)

?

離開寧戎寺的時候,阿迪加小聲問道:“法師,你還回來嗎?”

“可能,不回來了,”玄奘歎息一聲,對這少年道:“我這次入宮,是要解決一些事情,事情了結之後就直接走了。這段日子住在寧戎寺裏,一直都是你在服侍我,多謝。”

阿迪加的眼圈兒登時紅了:“法師不帶阿迪加走嗎?”

“別說傻話了,”玄奘道,“這麼危險的路,你一個小孩子,怎麼走啊?”

聽了這話,阿迪加差點哭出來:“法師還是拿阿迪加當小孩子,阿迪加這段時間已經沒有孩子氣了。”

玄奘這才想起,這段日子以來,阿迪加一直都在默默地幹活,很少說話,難道隻是為了向他證明自己已經不是個小孩子了嗎?

想到這裏,心中不禁苦笑,這一行為,真是要多孩子氣有多孩子氣啊!

“阿迪加,”他隻得耐下心來,多解釋幾句,“玄奘真的不能帶上你,就算你已經長大了也不行。你看,我一直都是一個人走的,大人也沒有帶一個,是不是?”

“可是,”阿迪加哭道,“你不是帶上這個小胖子了嗎?你剛才還跟大王說,他是你的徒弟呢。”

聽了這話,巴哈竟驕傲地挺了挺胸脯。

玄奘歎道:“巴哈是因為家裏出了些事情,才臨時跟著我的。過一段時間,他也要回家的……”

“法師,馬車已經準備好了,該上路了!”侍衛的催促聲打斷了他們的對話。

玄奘隻得朝阿迪加合掌行禮,領著巴哈匆匆離去。

車夫朝空中響亮地甩了記馬鞭,四匹高大漂亮的馬便撒開四蹄跑了起來,交河的街道上立時響想有節奏的“嗒嗒”聲……

玄奘再一次住進了麹文泰專門為他準備的寢宮,這是他剛到交河第一天休息的地方,好些日子沒來,這裏被收拾得更加富麗堂皇,他的行李被整整齊齊地堆放在櫃子裏。高昌國王顯然下了決心,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就連赤離住的馬廄,也收拾得漂亮整潔。

玄奘站在馬廄前,一手撫摸著赤離的頭,一手抓了馬麥喂它。赤離把嘴埋在玄奘手中,心滿意足地吃著,看上去極其享受。

巴哈站在一旁,好奇地打量著赤離,問:“師父,您這匹馬又老又瘦,能走遠道嗎?”

“你可別小看了它,”玄奘笑道,“當初若不是它帶我找到救命的水源,隻怕玄奘早就魂歸大漠了。”

“哦,”巴哈再次打量著老馬,點了點頭,“果然是匹好馬!可惜有些老了,牙齒都鬆動了。”

“你能看出馬的好壞來?”玄奘不太信任地問道。

“當然了!”巴哈得意地說道,“小時候,阿爹跟我說過,看馬主要看它的眼睛,眼睛有神的馬既聰明,跑得又快!師父,您這匹馬都這麼老了,眼睛還閃閃發光,說明它是匹難得的好馬!”

玄奘笑了,他愛憐地拍了拍赤離的頭,道:“你隻看到了它的眼睛閃閃發光,卻不知,它目光中還有坦誠與和善,這才是更重要的。”

“坦城和善?”巴哈不解地瞪大了眼睛,“這可是匹高原馬!性子最是剛烈不羈了。”

“是嗎?”玄奘奇道,“你說它剛烈不羈,我卻覺得它頗為仁厚忠誠呢。”

“師父說的也沒錯,”巴哈道,“我阿爹說,馬是最忠誠的動物,一旦得遇知己,就會矢誌不移,忠心耿耿。我們草原上的人,最喜歡的就是馬了。”

“師父不是草原上的人,也喜歡它們,”玄奘道,“馬的性格剛柔相濟,你看它身量高大,勇猛有力,卻從不攻擊其它生靈。它隻喜歡過那種恣肆灑脫的生活,在天蒼蒼、野茫茫的曠野上,逐水草而居,饑而食,渴而飲,遊蕩、撒歡兒、蹦跳……人常常會‘行百裏者半九十’,馬卻不會,它一旦認準了目標,總是不懼跋山涉水,一口氣跑到底,直把自己跑成一匹識途的老馬。”

“就像師父的這匹馬一樣,”巴哈喜愛地撫摸著老馬身上的紅毛道,“它長得也好,身量勻稱,鋒棱瘦骨,竹批雙耳,我猜它年輕的時候一定出類拔萃,跑起來輕捷敏銳,很少有別的馬能追得上。”

“看不出來,你這小家夥倒會相馬!”玄奘不禁對這個胖胖的少年刮目相看了。

巴哈得意地笑了笑。

“這馬是師父養大的嗎?”過了一會兒,巴哈又好奇地問道。

“不是,”玄奘答,“是瓜州的一位老人送給我的,他說此馬善走沙漠。”

“它可不光善走沙漠,”巴哈道,“這是匹高原馬,更善走高山。”

玄奘想起那位瓜州老人說的,此馬是他從一個龜茲商人手中購得,它的故鄉在蔥嶺一帶,不禁歎道:“那位老檀越真是個好人,他知我要走沙漠、過蔥嶺,就把這匹馬送給了我。”

巴哈點頭道:“我阿爹說,能養出好馬的,一定不是壞人!因為好馬都有靈性,不喜歡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