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告別夢幻國度(文)(2 / 3)

玄奘搖頭道:“朵耶啊,就連遼闊的宇宙也抓不住偶逝的流星,人又怎麼可能期望得到一切呢?”

“是啊,”道信也說,“我已經答應還俗,跟你一起做生意了,來生,你可得讓我好好修行。”

朵耶不禁嘟起了小嘴。

玄奘卻依舊搖頭:“你想把今生未完成的事情放到來生去做,是因為你相信輪回。可是,這世間的一切,雖不像你先前所想的那麼糟,但也不會像你現在所想的那樣如意。唉,人身難得,一失則萬動難複啊。”

“為什麼?”道信驚鄂地問道。

玄奘道:“在《雜阿含經》卷第十五、雜因誦第三中,有一個‘盲龜喻’的公案,你們想不想聽?”

“想聽想聽!”說起聽故事,朵耶立即來了興趣,兩隻眼睛晶亮晶亮的。

玄奘點了點頭:“那個‘盲龜喻’,是這樣說的……”

有一段日子,佛陀住在獼猴池側重閣講堂。一天,他對比丘們說:“譬如大地全都變成海洋時,有一隻盲龜,每過一百年才浮出水麵。大海中有一根漂浮的木頭,上有一孔。這根浮木在海浪中,隨風四處飄流,沒有固定之處。當盲龜浮出水麵時,能夠碰上這根浮木的洞孔嗎?”

弟子阿難回答道:“不能。世尊!這隻盲龜,如果在大海的東邊,浮木則有可能隨風漂至大海的西麵、南麵、北麵,也有可能環繞四周,所以不太可能相遇。”

佛陀告訴阿難:“盲龜與浮木,即使是向不同方向漂流,也還是會有機會相遇的。而世間之人,若因愚昧無知,而飄流在天、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五趣之中,再想恢複人身,比那盲龜遇浮木還要難。”

玄奘道:“佛陀為什麼這樣說?因為人們若是不遵行正義、不實踐道法,就會互相殘殺,弱肉強食,造下無邊罪惡而永墮輪回當中。再想得到人身就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了。由此可見,得人身之可貴。所謂‘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又謂‘一失人身,萬劫不複’。就是這個道理。”

聽了這番話,道信不禁又低下了頭:“師父,是道信的佛緣不夠……”

“緣本來就不可強求,”玄奘歎道,“道信,既然今天我們有如此殊勝的因緣,以人身誕生在這個世界上,知道再來的時候是如此不易,就應該好好珍惜,珍惜歲月裏唯一的道路。”

“是什麼道路?”道信小心地問道,“非出家修行不可嗎?”

“當然不是,”玄奘答道,“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道信將這四句謁語默默地念誦了幾遍,抬頭問道:“師父,如果道信能夠做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不是就可以在俗修行了?”

“是的,”玄奘道,“其實經商也不是壞事,你隻須記住,你曾經是一個沙彌,路上用你的本領和智慧保護好她們,勿行盜業,勿輕開殺戒,就可以了。”

“多謝師父開示!”道信跪在地上,磕了個頭。朵耶也在他的身邊,盈盈下拜。

出發這天的清晨,迦彌羅帶領女兒國眾多的官員百姓前來送行。初冬的風吹在身上極為寒冷,空中有一層薄薄的雲遮住了太陽,這一點陰霾恰如女王鬱鬱的心情。

而在另一邊,道信則神采飛揚地站在朵耶旁邊,已經恢複了俗家的打扮。

道誠難以置信地看著他:“我說師弟啊,你沒發燒吧?就算要還俗也不該在這裏啊!這鬼地方一向以女子為尊,官員幾乎全都是年輕女性。男人在這兒,隻有聽女人指揮的份兒,能有什麼出息?”

“我知道啊,”道信笑道,“可是我樂意。再說,我也不是一直呆在女兒國裏,我們會在各個國家之間做生意。”

“做生意?你看看她們像生意人嗎?”道誠哭笑不得地說,“一支由女孩子組成的商隊,個個還都那麼漂亮,碰上像賽裏茲這樣的商人,直接認為她們自己就是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