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就叫它熱海吧(文)(2 / 3)

聽了這話,玄奘心中暗自潰歎,隻能安慰她道:“既然是個突厥官員,你姐姐嫁過去,至少不愁吃穿。”

“是的,”比拉姆道,“阿媽,也這麼想。”

玄奘心裏卻是另一種想法,真是趕得早不如趕得巧。這樣看來,不需要到可汗浮屠就有可能見到那個突厥可汗了?若是一切順利,在這個地方便可得到那位草原霸主簽發的關文,以後的路程也不至於再多遇障礙。如果有可能得話,憑他出色的口才,說不定能說服可汗開放商道,也省得那些可憐的商人們困在龜茲動彈不得。

懷裏的小哈蘭見他不說話,又奶聲奶氣地來了一句。

“她問,你在想什麼?”比拉姆轉訴完畢,又叫起來,“你不會真的想去問大可汗吧?別犯傻了!我跟你說,大可汗很厲害,他身邊的人,都像惡狼!你別,別往前湊,當心他們不高興,砍了你的腦袋。”

“你放心吧,”玄奘笑道,“在沒有到達婆羅門國之前,貧僧會好好愛惜自己這顆腦袋的。”

說罷拍拍自己的頭,兩個女孩兒都笑了。

“到我家去吧,”比拉姆已經跟玄奘混熟了,熱情地發出了邀請,“就在那邊,山腳下。剛擠的羊奶,攙在青稞麵裏,做出來的熱粑粑,好吃得很!”

這真是一個難以抵擋的誘惑!玄奘也不知自己已經有多久沒有進過熱食了,隻記得在雪山上的那段日子,他一直啃著懷裏冰冷堅硬的饢餅,啃得咽喉腫脹,嘴巴都起泡了。

猶豫了一下,他終於還是壓住了誘惑,搖搖頭:“我還要趕路。”

這話雖不是假話,但也明顯是托詞。按說出家人是不該拒絕施主的好意的,這也是一種結緣。可比拉姆畢竟隻是個年幼的小姑娘,還不知她家裏都有些什麼人,是否方便接待遊方僧人,因此想想還是推掉比較好。

比拉姆不高興了:“晚上不趕路!”

看到玄奘微笑搖頭,顯是不打算改變主意,小姑娘美麗的小臉上頓時露出了失望的表情。

但畢竟年紀還小,隻過了一會兒她就又開心起來:“你現在不趕路?我們不回家,陪你說話。”

說罷,她又對小哈蘭說了句什麼,小哈蘭很高興地點了點頭。

看來,常年在這裏放羊,她們也確實太寂寞了些。

玄奘苦笑,沒再拒絕。他素來坦蕩,並非迂腐不堪之人,何況跟這小姑娘交談,還可以練練粟特語,這樣以後見了西突厥的葉護可汗,語言上會更方便一些。

不過,想到自己九死一生,昨天還在風雪中掙紮,今日就跟這麼兩個異國孩子坐在一起說說笑笑,倒也是一樁奇事。

此時已過正午,美麗的聖湖在藍天下呈出一片沉靜的碧藍,透明得讓人難以置信。陽光明媚,平滑如鏡的湖麵上雪峰倒映,正反兩幅畫麵令人幾乎難辯真假。而當清風吹來,碧波卷起銀色浪花層層推進,汪洋無際,又像一幅巨大的青藍色絲綢。

玄奘抱著小哈蘭站起身來,默默凝望著這個聖湖,波浪簇擁著天光雲影,水氣氤氳成淡紫色的霧嵐,看上去如夢如幻。遠處,幾十條河流彙入其中,水流迅急,猶如百川入海。

突然,一條魚兒正從湖裏跳了出來,濺起一小片漣漪,很快水波便消失了。

“你看什麼?”比拉姆問。

“貧僧在想,這聖湖冬天不結冰,定然有它的理由,”玄奘沉吟道,“這水看起來很深……”

“當然深,”比拉姆道,“去年,有個遠方來的商人,什麼都不懂,就到聖湖捕魚,說要……燒著吃。吃魚也可以嗎?魚龍難道不會,發脾氣?那個人後來,掉下聖湖,淹死了。”

玄奘覺得有些奇怪:“這湖裏不是女神的宮殿嗎?怎麼還有魚龍?”

“當然有!”比拉姆道,“魚龍,是聖湖的守護神。女神不在的時候,它就在這裏,維持湖裏的潔淨,保護湖中的生靈。所以,我們這裏的人,都要向魚龍祈禱,求它賜福。你們這些外鄉人,千萬不能到這湖中,遊水,也不可以抓湖裏的魚。”

如此看來,托生在這裏的魚可有福了。玄奘欣慰地想。

“你家鄉,也有這樣大的,湖嗎?”比拉姆很感興趣地問。

“有啊,”玄奘道,“大唐有很多非常大的水域。”

“那裏麵,也有魚龍嗎?”

玄奘笑著搖頭:“魚龍沒有,不過有龍。”

“龍?”比拉姆想了想,“是不是,跟魚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