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高山之國梵衍那(文)(1 / 3)

?“這是什麼聲音?”般若羯羅覺得奇怪,“怎麼以前從未聽過?”

玄奘倒覺得這聲音很熟悉,卻怎麼也想不起來在哪兒聽過,隻記得那似乎是與一件極痛苦的事情聯係在一起的。

這時,銀蹤也被驚醒了,長鬃緊張地豎了起來,噴了幾聲響鼻便欲起身。玄奘伸手安撫它道:“睡吧,沒事的。”

銀蹤合上眼,又迷糊上了,玄奘的心裏卻越來越覺不安——究竟在哪裏聽到過這個聲音呢?

外麵的聲音越發響了起來,簡直震耳欲聾,般若羯羅道:“這聲音,真是古怪,像是有千軍萬馬從山上下來,難不成是剛才的那些強盜又轉到這邊來了?”

玄奘搖了搖頭:“師兄你也知道,剛才那些強盜也就那麼十來個人,怎麼可能發出這麼大的聲音來?”

“那便是另外一支,”般若羯羅道,“這大雪山周圍一向不太平,盜匪橫行。羯羅聽說,有的馬賊隊伍足有上千人,比一些國家的軍隊還要壯大!”

玄奘道:“我碰到過那樣的隊伍,但不相信他們會出現在這裏。這大雪山上人跡罕至,無糧無草,上千人的盜賊上來能做什麼?難不成,他們打算搶劫山神?”

“那麼師兄認為是什麼?”般若羯羅索性把問題拋了回來。

“大概是風吧,”玄奘沉吟道,“在西域,玄奘走過一些荒漠地區的魔鬼城,那裏的風聲比這可大得多了。”

般若羯羅又聽了一會兒,搖了搖頭:“我聽著不像風,莫不是……我們剛才談論佛法,驚動了山神鬼怪?”

說到這裏,聲音竟有些發抖。

玄奘啞然失笑:“師兄,我記得上座部佛教是不信鬼神的。”

般若羯羅沉默下來,他自出家以來就沒有受到過關於鬼神的教育,這會兒之所以會突然想到這種東西,一是因為天竺諸國有這方麵的民間神話,出家之前總是聽說過的;二是離開磔迦國到中亞的這段時間,又聽當地人講了太多關於大雪山上山神鬼魅肆意作祟的故事,因而一聽到這個怪聲,就自然而然地聯想到了那些傳說。

他自知自己修為尚淺,雖然是個出家人,但身處娑婆世界,卻還是不由自主地受到那些民間傳說的影響。

玄奘見般若羯羅不說話,麵色卻很蒼白,不知他是因為傷口疼痛還是因為害怕,便安慰他道:“其實,山神鬼怪也沒什麼好怕的。咱們的行囊裏有經卷,就算它是妖,也做不了怪。”

“師兄說得極是,”般若羯羅輕舒了一口氣道,“方才羯羅就覺得奇怪,莫名其妙的,這裏怎麼會有這樣一個山洞?現在看來,很有可能是進了妖洞。”

玄奘愣了一下:“師兄的意思是說,咱們無意中把妖怪的洞占了,妖怪進不來了,所以才在外麵發怒?”

這話本是開玩笑的,誰知般若羯羅竟一臉肅穆地點頭道:“也不是沒這個可能……”

玄奘啞然失笑,心中卻暗自喟歎,想不到一個人的無明煩惱竟是如此難消!

他想了想,對般若羯羅道:“這樣吧,玄奘現在誦經,懾住它們如何?”

說罷結跏趺坐,開始默誦《心經》。

般若羯羅坐在玄奘對麵,見這位方才還同自己辯論的道友這會兒卻在鎮定自若地誦經,頓時覺得有些羞愧,又想自己擔心得實在沒有道理,當下收懾好心神,同玄奘一起誦起經來。

說也奇怪,隨著兩個沙門的誦經聲,洞外的怪聲漸漸平息下來,許久沒再出現,隻餘下時緊時緩的風聲。

般若羯羅心中的愧疚越發濃鬱,他想,在磔迦國,我也算是熟讀經論,在上座部僧眾中也算首屈一指的了,與那些高僧學者論辯,從來不落下風,正因為如此,才獲得了很多人的尊敬。可現在看來,實在還差得太遠,不說方才跟玄奘辯經時那種越來越吃力的感覺,就是山間的一點點怪聲都能讓自己心生畏懼,居然想到那些根本不存在的妖魔鬼怪,從而破壞正念,忘卻世尊的教誨。佛家講究聞、思、修,可歎我至今仍隻在“聞”字上下功夫,而不求實證。

想到這裏,他不由得深深自責。再看對麵的玄奘,卻見這位大唐來的求法僧趺坐不動,呼吸若有若無,已然入定。

般若羯羅苦笑著想,論修為,我怕是連個普通的佛門弟子都不如,更惶論眼前這位無所畏懼的大唐法師了。

一股倦意再次襲來,般若羯羅終於支持不住,又沉沉睡去……

第二天一早,玄奘從定中醒來,隻覺精神一振,倦意全無。他欲拿掉塞住洞口的氈布,誰知試了幾次都沒拽得動,卻原來那塊氈布已被凍住了。

他從地上拾起一塊石頭,將洞口四周的冰雪刮掉一些,總算把凍硬的氈布拿了下來。卻又驚奇地發現,洞口依舊是封蔽的,滿滿的全是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