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你欠我一個解釋(文)(1 / 3)

?長老看出玄奘臉上懷疑的神色,微微一笑道:“從前,鄰國有一位貪婪凶暴的國王,聞此伽藍藏有大量珍寶,於是出兵驅逐僧徒,想要從神像腳下搶奪寶藏。誰知剛剛開始挖掘,就見大神王頂飾中的大鵬金翅鳥像突然振翅驚鳴,發出的叫聲極為淒厲恐怖,令人心驚膽寒。兼之大地也為之震動,那國王和他的士兵聞聲僵直不能動彈,如中夢魘,想叫喊卻又發不出任何聲音,半個時辰之後,才戰栗著如從噩夢中驚醒過來。驚恐萬分的國王和士兵叩頭謝罪後逃去無蹤,大權神王的威名從始遠播。”

玄奘點頭道:“原來如此。”

般若羯羅恍然大悟:“對了!我們來的時候,在一個村落裏曾經感受到了大地震動,莫不是當時剛好有人盜取珍寶?”

“那倒不是,”長老笑道,“國王不是說了嗎?那一次是因為二位聖賢的到來,感得大地震動,像這種造不成什麼傷害的震動,在我們迦畢拭國也是常有的事情。”

玄奘目不轉睛地看著神王帽上的那隻雀兒,心中暗想,這就是大鵬金翅鳥嗎?看著倒像是一隻鸚鵡。想不到這小小生靈,竟也同毗沙門天一般,是一個護法天神。

長老接著說道:“後來,又有一些居心不良之人前來掘取寶藏,同樣被嚇得難以得逞。另外,在寺院北麵的小山上有幾個石室,是漢王子修習禪定的地方,那裏也埋有寶藏,由藥叉守護。”

“若果真如此,這可是護法天神的加被,”玄奘道,“又或者是當年質子在天之靈的慈悲護佑。這是好事啊,大師又為何愁眉不展呢?”

“這當然是漢王子在保護這批財寶不被劫奪,老衲又何嚐不知?”長老說到這裏,長歎一聲道,“問題是世事的發展著實難以預料啊。”

“莫非又出了什麼事?”玄奘不解地問。

長老注視著那隻小小的金翅鳥,略帶幾分沉鬱地說道:“有一天,寺中一座寶塔的相輪壞了,寺中僧人想要動用這批珠寶來修繕,奈何每次動土掘寶時大地都會震動,那大鵬金翅鳥照例發出嚇人的鳴叫聲,於是再也沒有人敢靠近它,是以佛塔相輪也一直未得修繕。如今很多年過去了,沙洛迦僧伽藍逐漸破敗,成了法師今天看到的這個樣子。”

玄奘聽了長老所說,驚訝不已。再看旁邊,整個寺中的僧人都站在那裏,眼巴巴地看著自己。

“原來如此。那麼,玄奘又能做些什麼呢?”

長老道:“這幾日,我與寺中長老們商議,眾人皆說,法師乃東土神僧,又是王子同鄉,不遠萬裏來到此地,駐錫本寺,定然與本寺有緣。這是上天賜予沙洛迦寺的機緣啊!因此老衲鬥膽煩請法師共赴神所,禱告神靈,以求打開寶藏,修複朽壞了的相輪。”

玄奘愣了一下,本想解釋說,自己未必是質子故國之人,也未必有能力幫助他們取出寶藏重修寺廟。但見這沙落迦寺很多地方確實已經破敗,急需修繕,僧人們又對自己滿懷希望,顯然不好就這麼張口拒絕。

麵對四周一大片眼巴巴的目光,玄奘鬼使神差地開口道:“那就……試試吧。”

一言既出,立刻就有幾分後悔——我在搞什麼?有沒有寶藏還兩說呢!

眾人卻已是大喜過望,簇擁著東土法師一起往神王立像走去。

玄奘淨了手,來到神王像前焚香禱告道:“質子原藏此寶擬營功德,本意是為留於後人修補伽藍,今相輪損壞,正是開取寶物之時。伏望大神明鑒眾僧無妄之心,勿發雷霆之怒。如蒙許可,玄奘當親自監督開放,稱知斤數以付有司,按所需如法修造,不令虛費。唯神之靈,願垂體察。”

禱畢合掌一拜,然後便回身道:“玄奘已將心願告知大神和質子,長老可令人掘地取寶。”

僧人們麵麵相覷,合掌不動。其中一位上前問道:“法師連經都未誦上一卷,就這麼禱告幾句就取寶,隻怕不會這麼簡單吧?”

“是啊。”別的僧人也紛紛點頭。

玄奘微微一笑:“大道無行。有智慧的人從不拒絕簡單,因為簡單意味著自然,而自然的往往是正確的。”

眾人依然覺得有些不安,但最終還是決定相信這位遠來的法師。於是開始尋找器具掘地。

四周風平浪靜,神像帽頂上的大鵬金翅鳥始終沒有發出鳴叫,現場也未出現任何異常狀況。眾人初時忐忑,很快便坦然了,手下的動作越來越快。

玄奘卻有些不安,萬一寶藏隻是個傳說,自己的所做所為豈不成了笑話?

終於,挖至地下七八尺深時,有人大聲叫了起來:“箱子!底下有一個銅箱子!”

居然真有東西!玄奘驚奇萬分,他還是第一次發現傳說也可以變成現實。

但是緊接著,他開始隱隱感到有些不對。

收獲總是令人喜悅的,何況是親手從地下挖出寶藏!眾人全都來了勁頭,繼續用力挖土,那銅櫃並不甚大,很快便露出土麵。寺中兩個僧人跳了下去,將這銅箱抬了出來,放在玄奘的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