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儒?我還果凍呢?
唐都暗暗冷笑,“公孫博士正是家父,家父對於老將軍一直深表感激,本打算書信一封,可又恐將軍不識文中意思,唯恐將軍誤會,特讓小子,前來之時,無比口頭傳達。”
唐都言辭平和,可卻字字如針,韓安國雖老,可卻一直有著儒將的稱呼,源於曾經少時博學,熟讀典籍。後來又事奉梁孝王劉武,職位升為中大夫。
七王叛亂之時,小梁王派韓安國和張羽擔任將軍,在東線抵禦吳國的軍隊。吳軍不能越過梁國的防線分毫,雖然因為張羽奮力作戰,但韓安國穩固防守卻不可被忽視。
可謂一戰成名,儒將之稱,更是不脛而走。
現如今,唐都以此來暗諷韓安國不過是儒將而已,並沒有出身武夫,更不善於攻城略地。
此言一出,等於兩人的關係瞬間對立,韓安國自己同樣也明白,竇太後召唐都入宮,兩人便有一天會站在對立麵,原因就是因為自己本打算迫使武帝難堪,卻沒想到唐都、唐蒙一眾烏合,一戰成名。
“區區小兒,油嘴滑舌,想那公孫博士,不過是帝後憐憫年老無用,特而奉為博士而已,一無著書,二無言論,空吃大漢的俸祿。”韓安國冷哼道,“而你,不過是一介沽名釣譽的小兒而已,靠著裝神弄鬼的小道罷了。”
這話說得著實夠損的,就連老程都聽不下去,而那些隨行之人,自然也知道,這是韓老頭在給唐都一個下馬威,畢竟現在韓老頭,可是竇太後派係中,實權第一人,而且還是軍權,不容忽視的存在。
“韓將軍,公孫博士父子在巴蜀西南的功績,大家有目共睹,算得上是出人意料,而且未費一兵一卒便平息了西南的氣焰,算是有大家之範。”程不識輕施一禮,為唐都說道。
“程將軍,你可別忘了,他的那些隊伍到底是什麼?再者說,最近巴蜀有傳言,正在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修建山路,怨聲載道,難道為了山裏那幾戶人家,還要將山外麵的人,累死不成嗎?”程不識老眼一瞪,冷聲說道。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已經沒有多少緩和的餘地,如果唐都不回擊,那麼就要在他們爺倆身上,畫上勞民傷財的標簽,可如果如實回擊,那麼蜀道的真正目的就會顯露人前。
韓安國雖然是保守派係,可身為戰將,不會不懂得行兵之道,難道這老貨是故意把自己僵持到這嗎?
果真是老謀深算之人!
唐都心中認真了幾分,“韓老將軍,英雄莫問出處,雖然他們乃是出身草莽,可也是我大漢的子民,現如今,少了千百草莽卻多了千百精兵,老將軍,孰輕孰重啊?”
這話說的,一眾隨從紛紛點頭稱讚,草莽說白了就是山賊,山賊如何營生,不用問也知道,如今被唐都教化成精兵,而且在巴蜀,也有戰績存在,在巴蜀如此複雜的局勢,能夠站穩腳跟,的確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