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都先是恭維了一句,而後才講自己的觀點拋出,既不讓自己處於皇帝之前,又能點到為止,眾人皆懂。
他們想起唐都之前說的,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如果沒有足夠的利害關係,怎麼可能趨勢一個國家冒著覆滅的危險再來牽製匈奴。
“此計雖好,可是有一點不足,想必幼麟先生不會不知道吧?”漢武帝沒有絲毫王者的架子,為三人相繼斟滿茶水。
“西域環境複雜,有多少小國,我們不知道,有多少是與匈奴有仇怨,他們的實力如何,我們同樣不知道。”張騫皺眉說道,他雖然能夠想到合縱連橫,可畢竟西域不是戰國時代。
“陛下與子文兄的問題大致都可以歸結為一點,那就是對西域不了解,這點可以放心,我有一向導可以推薦給子文兄,以祝子文兄成事。”唐都淡然一笑。
有了向導就方便許多,不僅解決路線問題,更能提前了解風土人情,可以說唐都此舉避免了不必要的損失。
“不過,我不得不提醒子文兄,雖然有向導,但西域環境複雜,且與匈奴犬牙交錯,需要萬分小心!”唐都正色道。
“多謝閑人,我自當萬分小心。”張騫再次躬身施禮。
其實唐都本想再規勸一番,可現如今,張騫去意已決,再加上漢武帝雄心勃勃,即便勸說也是徒勞,索性唐都隻能推薦唐定心充當向導。
另外他還需要調回北鬥小隊,暗中保護張騫與唐定心的安全,同時繼續完成唐定心之前未完成的任務。
那就是暗中在西域發展自己的勢力,也許勢力無法在短時間內構築完成,但情報的傳遞,一定要準確隱秘及時,隻有這樣,才能讓大漢帝國立於不敗之地。
當然梁山之上,唐都曾拜托李寄代為培養一支精於情報的小隊,如今看來,該拉出來看看了……
漢武帝雖然雄心勃勃,可也不會妄想僅憑張騫一人就能斡旋,或許真的能夠成功,但必然是長年累月,到那個時候,大漢帝國與匈奴之間,說不定已經滄海桑田。
歸根結底,遠水解不了近渴!
為今之計,必須要加快屯兵,力保戍邊不失,同時實行唐都說說的,改養兵為自養。
而且西南夷諸地雖然安穩,可終究是不安分因素,所以在與匈奴開戰之前,必須先搞定自己家的後院。
否則真的被用作合縱連橫,就是大漢帝國了!
“幼麟先生所講的屯兵,前所未聞,不知能否詳細的講講?”漢武帝虛心問道。
“其實所屯之兵,往往心不甘情不願,縱然將領決心報效,可兵心如不堅定也是無可奈何,所以必須讓這些兵聰內心裏感覺熱愛那裏,就必須讓那裏有家的感覺。”唐都說道。
“那裏所種出的菜,要比長安貴三倍,那裏的牛羊,要貴五倍,以此類推,則能讓所有人都知曉,固然危險,到危險卻與機遇並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