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1 / 2)

田蚡打著推薦的旗號,實則卻是想借用江都王之手來除掉這個禍患,隻是他沒想到,或許說,所有人都沒想到,身在江都的董仲舒居然毫發無損,還被江都王奉為上賓。

但細想之下,唐都便是能夠想得通,董仲舒身為整個大漢帝國的大儒,特有學說自成一派,所學結合了陰陽、縱橫、儒家、道家,早年至今,仍不忘將自己的理念發揚光大,從而身居高位仍舊學生不斷,當然一部分學生的成就已經是遠遠超過了他。

但都不可否認,董仲舒的影響力,一個教書先生的影響力,?江都王劉非是算是漢武帝劉徹的兄長,此人粗暴、蠻橫,肆意妄為,一介武夫,但因為董仲舒的影響力,這莽夫絲毫不敢不敬,同時更是效仿上古帝王禮遇先賢。

感情江都王劉非這是把董仲舒比作輔助周武王稱霸群雄的薑子牙,希望董仲舒能夠如同薑子牙輔助周武王一樣來輔助自己,以推翻現有王朝。

可江都王劉非太小看一個好老師對一個人的潛移默化了,董仲舒沒有爭霸之心,隻求天下太平,所以老董對於這個頑劣經常是洗腦一般的教學模式,仁義道德不斷的往江都王的腦子裏灌,時間長了,自然而然,江都王的銳氣不再。

試想之下,一個人總在耳邊說,你不行,你很沒用,你這麼做搞不好要死人的,時間一長,這人就會變得老實多了。

所以說,董仲舒在江都王身邊的日子,過得還算是滋潤,誌得意滿之下,難免就會得意忘形,他已經將唐都告誡給他的謹言慎行,以防離禍之災,完全丟在了腦後。

建元6年(前135年),遼東高廟忽然發生了滔天大火,強烈的火勢將建築草木雕像幾乎付之一炬,如果這火是人為的還好說,關鍵這火乃是雷擊所致,而且是連續兩次,這就掀起了種種謠言,尤其是高廟,乃是曆代皇帝祭祖的地方,所以一時之間,天下人心惶惶。

倒黴就倒黴在老董所鼓吹的天人合一這種理念,所以旁人避之唯恐不及的事情,他居然認為

這是宣揚天人感應的好機會,於是不顧老邁疾病,點燈熬油擬定了一份奏章,公然以兩次火災已經表明上天已經開始對漢武帝的種種行為不滿,進而發怒。

唐都暗暗搖頭,這老董這不閑的嗎?旁人忌諱之事,無非就是擔心皇帝多疑,可老董這封信相當於直接挑明了,你漢武帝劉徹就是做得不好,不得人心,不得天命,想要老天息怒,就應當自省。

也許老董的本意是好的,至少出發點不是想推翻皇權,至是覺得時機成熟,希望漢武帝能夠自己把握朝政,一展抱負。

可有些時候,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而董仲舒也是命該如此,偏偏碰見了主父偃。

主父偃出身貧寒,但卻並不能阻止他一顆向往上進的心,所以每每有機會,他就會全力把握,但收效甚微,因為所有人都清楚,這個主父偃不是什麼好人,往往當麵笑嘻嘻背後就要捅刀子,但是他們又不得不承認主父偃的才能,的確遠勝他們數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