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一瞬間”。自2011年開始,“中國家庭幸福感熱點問題係列調查”通過對幾萬個中國家庭的實地走訪觀察,用誠意和努力串聯起家庭幸福感的點點滴滴,勾勒中國家庭的“幸福曲線”。
2014年元月,“2013年中國家庭幸福感熱點問題調查”報告如約出爐。本次調查由中國人口宣傳教育中心、瞭望周刊社和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共同舉辦。與往年相比,2013年的調查重點更加聚焦。中國人的“大健康指數”、外來務工人員的家庭幸福感、國人的生育意願,成為三大關注點。
特別是,為深入了解城鎮化背景下2.6億名外來務工人員家庭幸福感的來源和渠道,本次調查專門增設了針對這一群體的獨立問卷。由此,一張覆蓋城鎮、鄉村以及“城鄉縫隙”的“全包圍式”調查網絡,得以更加全麵客觀地呈現出2013年中國家庭幸福感的若幹“變”與“不變”——67.10%的被調查居民家庭幸福感標準化評分超過6分,24.70%的家庭超過7分,全國平均水平為6.22分,這意味著大多數家庭感覺幸福;63.60%的被調查者認為周圍人群絕大多數和大多數家庭幸福,這表明在中國人眼中,身邊的大多數家庭都幸福;家庭幸福感較高的人群特征明顯:健康狀況良好、家庭收入較高、人際關係良好、受教育程度較高、擁有較高安全感和獲得良好衛生保健服務。
與此同時,調查還發現,在這一年間,中國人的家庭幸福感預期明顯提高,城鄉家庭幸福感差異發生顯著變化,“大健康指數”成為家庭幸福感的首要決定因素,國人生育意願低水平徘徊,僅有半數外來務工者打算留城、最大困惑是“就業”與“住房”……“社會轉型期,中國在變,中國家庭也在變。透過這些變化,可以觀察中國發展的大勢,亦可了解中國家庭的細微需求。”中國人口宣傳教育中心主任張漢湘說,“在這萬千變化之間,不變的是人們對於幸福的追求。我們的目標,就是為公共政策的製定和完善提供真實可靠的決策參考,助力中國家庭更加幸福。”
幸福預期明顯上揚
2013年的調查數據顯現出一個鮮明特點,即與2012年相比,中國人的家庭幸福感預期顯著提高。其中,農村家庭的幸福感預期提升幅度更大。
本次調查的家庭幸福感基準為7.96分,比2012年調查(7.27分)提高了0.69分,上浮9.49%。而2013年調查家庭幸福感原始得分為8.00分,比2012年的8.15分降低了0.15分,降幅為1.84%,變化微小。在幸福感預期顯著提高與幸福感原始得分基本持平的共同影響下,2013年調查全國家庭幸福感平均水平(6.22分)與2012年調查(6.90分)相比有所下降。
“幸福感基準分主要體現了人們的家庭幸福感預期。十八大以來的一年間,黨和政府實施了一係列促進改革、改善民生的實質性舉措。特別是實地調查時,十八屆三中全會日益臨近,重大改革信號逐步釋放,人們對黨和政府的期待不斷增高”。
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王廣州認為,幸福感預期的明顯提升,反映出全麵深化改革背景下中國經濟社會轉型的方向與圖景。
在2011年和2012年的調查中,農村家庭的幸福感均高於城鎮家庭。而2013年調查數據顯示,城鄉家庭幸福感差異發生了逆轉——城鎮居民感覺幸福的家庭比例為68.51%,這一數字在農村為66.22%。
這同樣與幸福感預期的提升有關。
2013年調查農村家庭幸福感基準為7.92分,比2012年的7.13分提升了0.79分,上浮11.08%;而城鎮家庭幸福感基準為8.00分,比2012年的7.47分提升了0.53分,上浮7.10%.與城鎮家庭相比,農村家庭幸福感預期提升更為明顯,這導致農村家庭幸福感平均水平(6.17分)略低於城鎮家庭(6.28分)。
調查還發現,農村家庭的主要公共服務訴求更趨近於城鎮家庭,城鄉居民在家庭幸福感的主要決定因素、家庭不幸福的原因等方麵,均表現出一致性。“農村家庭幸福感預期提高、城鄉家庭追求更趨一致,這些反映在調查數據上,就是城鄉家庭幸福感差異發生逆轉”,王廣州認為,這也反映出加快推進城鎮化背景下,農村居民對於進一步深化改革、統籌城鄉發展的期望更為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