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可昂貴,勿置奇裝異服;可華美,切勿浮華;因為衣如其人。
——莎士比亞
儀容整潔包括兩方麵因素:身體的潔淨和著裝的整潔。一般,二者是相伴相隨的,著裝的整潔顯示出一個人良好的衛生習慣,而外表的邋遢則反映出比著裝本身更深層次的問題——穿衣人漫不經心的習慣。
身體是我們的第一表達手段,外在形象完全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內心。假如一個人因為疏忽、漠不關心而使自己的外表令人反感甚至厭惡,我們就會得出一個結論:這個人的思想同樣也讓人厭惡。一般來說,這種結論是有充分根據的。高遠的理想、強健潔淨而完整的生命和工作是與差勁的個人衛生格格不入的。一個會忘記洗澡的小夥子往往也不會注意整理自己的思想;而且他也會迅速在其他各方麵墮落下去。而一個不再仔細關心自己外表的年輕姑娘會很快招人反感,她會逐漸退化成毫無誌向的懶婦。
因此在猶太法典中,對清潔的要求僅僅次於對信仰上帝的要求,這並不奇怪。我願意將清潔放在離信仰上帝這一信條更近的位置上,因為我堅信絕對的清潔就是對上帝虔誠的信仰。身體的潔淨、靈魂純潔可以把人升華到最高境界。如果一個人連這種最起碼的清潔都沒有的話,他隻配當一隻動物。
良好、健康、潔淨的身體和良好、健康、潔淨的品格之間有著密切的聯係。在其中一方麵放縱自己的人也會不由自主地在另一方麵墮落。
但是,即使不考慮美和道德,個人利益也一樣強烈地要求我們的行為要符合潔淨法則。每天,我們都能看到由於未達到潔淨法則的要求而受到“懲罰”的人。我記得有許多能幹的速記員丟掉了工作,原因僅僅是指甲不夠幹淨。一位誠實、聰明的人丟掉了在一家大型出版社的工作,原因僅僅是他對刮胡子和刷牙之類的事不夠細心。還有一個例子:有一天一位女士去一家商店購買緞帶,當她看到銷售員的雙手時馬上就轉身去了別的商店。她說道:“精美的緞帶是不應該與這種肮髒的手接觸的,否則就會失去光澤。”當然,不久這個女售貨員的老板就會發現她的銷量急轉直下,那時,這條潔淨法則就會無情地發揮作用了。
整潔的外表首先強調的是經常沐浴的必要性。每日的沐浴保證了皮膚的幹淨和健康,否則身體的健康沒法保證。
重要性次於沐浴的是正確護理頭發、雙手和牙齒。這些護理隻需要不多的時間、肥皂和清水就可以辦到。
保持一口潔白整齊的牙齒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但是恰恰在這一方麵會有更多的人犯錯。我見過很多穿戴得十分體麵的年輕人,他們看上去都為自己的個人形象相當自豪,卻忽視了對牙齒的保護。他們沒有意識到這點,沒有意識到牙齒不潔、齲齒或正麵的牙齒缺失很容易損壞自己的形象。不管是男是女,最不禮貌的莫過於口臭,而別人不用看都能夠感覺得出一個人是否有口臭。我們都明白待在一個有口臭的人身邊有多麼難受,這個特點是多麼令人厭惡。沒有一個雇主願意雇用一個汙染周圍空氣的辦事員、速記員或者其他任何雇員。如果他十分挑剔的話,他還會嫌棄牙齒不完整的職員。有不少求職者正是因為牙齒不好而被拒之門外。
對於那些想在這個世界上闖出名堂的人來說,著裝方麵的忠告可以概括為簡短的一句話,即“服裝須雅致,勿奢華”。衣著簡潔的風格是最具魅力的。而在今天這個時代,隨處可見種類繁多的物美價廉的衣服,大多數人都可以買得起體麵的衣服。但是如果迫於窘困的境況隻能穿破舊的服裝,你也大可不必為此而臉紅。自己身上每件通過正當手段買來的舊衣服都比那些通過非正常渠道得來的新衣服更加能為自己贏得自尊、更能受到別人的尊敬。正所謂“笑破不笑補”,我們要避免的不是破舊的衣服,而是那些讓所有人都皺眉的邋遢的衣服。如果一個人的衣領皺巴巴的,衣服髒兮兮的,鞋子泥糊糊的,就是他再窮,這樣做也是不可原諒的。如果你是量入為出地選擇衣服,不管穿得多簡單都很得體。我們應當認識到,在自己經濟能力許可範圍內要盡可能以最好的衣服示人,要長期注重保持自己整潔、幹淨,要不惜一切代價來維護自尊和正直的品格。這種想法會幫助你渡過最困難的逆境,讓你有足夠的尊嚴、力量和吸引力博得他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