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隻在學校學習?那你已經老了(1 / 3)

孩子應該胸懷大誌而非不學無術。

——蓋斯科因

如常人所知的,教育就是借助於書本和老師提高自己的思想。由於缺乏機會,或者沒有利用好機會,教育受到了忽視,剩下的一個希望就是自我提高。自我提高的機會就在我們周圍,幫助我們自我提高的手段也有很多,在這樣一個滿是便宜書籍和免費圖書館的時代,這些東西被廣為提供,我們再沒有合適的借口不利用這些有助於智力成長與提高的手段。

我們看到五十到一百年前橫亙在獲取知識路途上的困難:書籍匱乏而且造價奇高,隻能利用昏暗的燭光讀書,由於繁重的工作幾乎沒時間學習,必須要戰勝身體疲勞投入精力學習,由此我們會對那個充滿困難的時代產生的學術巨匠由衷讚歎。當我們再看看當時教育的缺乏、學者們身體虛弱、失明、殘疾、孱弱、饑餓並清苦,回頭反思一下現在提供給我們的豐富機會和自我學習提高的條件,我們卻未能加以利用,著實讓人感到羞愧。

自我提高表明了一種基本的想法:想要獲得提升。如果這種想法存在,那麼要獲得提高通常要戰勝自己——戰勝自己尋求歡樂消遣的物欲。讀小說、玩紙牌、打台球、無所事事或跟人閑談,還有其他可拿來消遣的時刻,對這些都要敬而遠之。對所有想要提高自我的人來說,“有一隻獅子攔在路上”,這隻獅子就是自我放縱,隻有戰勝這個敵人,進步才能得到保證。

告訴我一個年輕人是怎樣度過夜晚的,通過他獨特的時間安排,我就可以預知他的未來。他會把這種安逸看做珍貴的機會嗎?會覺得它對他未來人生旅途有極大的幫助嗎?或者他會覺得它是一種自我放縱、打發大好時光的機會嗎?

一個人利用空閑時光的方式會對他的人生定下基調,會表明他是否還有激情,是否把這樣的想法當成一個天大的笑話。

隨意浪費晚上的時間或者半天休假日會慢慢腐蝕自己的性格,他可能不會注意到這一可怕的後果,可性格還是照樣被逐漸腐蝕著。

年輕人經常會奇怪地發現他們落後於他們的對手,但是如果他們反省一下自己,他們就會發現他們已經停止成長,因為他們不珍惜時間,不廣泛閱讀,也不自我學習,這些點滴積累原本可以豐富人生。

利用空閑時間讀書學習是正確的,這會讓一個人具備領導才幹。在曆史上許多先例中,利用“空閑”時間學習,也使得這種蘊涵安逸意味的空閑時間變得不再空閑。它們甚至是從原本用來睡眠、吃飯和放鬆的時間中節省下來的。

艾略·波利特十六歲就在一個鐵匠鋪做學徒,鋪中的每個白天他都要在鍛造爐前工作,經常晚上也要借助燭光工作,可他聞名於世界。今天哪裏還會存在比他機會還少的孩子?他吃飯的時候會擺一本書在麵前,把書放進口袋利用每一個空閑時間研讀,晚上和假日都在學習,他努力利用每一段時間獲得極好的知識,這些時間被絕大部分孩子扔掉了。當富有的孩子和遊手好閑的人打哈欠、伸懶腰和空眨眼的時候,年輕的波利特已經抓住了機會並且利用了它。

他有一種對知識的渴求和對自我提高的熱望,這會讓他掃清擋在他路途上的一切障礙。一個富有的紳士願意提供給他在哈佛的費用。但是他拒絕了,艾略說他能獨立完成學業,即使他必須在鍛造爐前工作十二到十四個小時。他是一個有決心的孩子。他抓住了每一個在鐵砧與鍛造爐麵前的空閑時間,這些時間就像金子一樣珍貴。他和格拉德斯通都相信,節約出來的時間會在多年後給予他們豐厚的回報,浪費時間隻會讓他變得渺小。想想吧,一個孩子,幾乎所有白天都要在鐵匠鋪工作,可是在一年中找出時間學習了七種語言。

拖垮一個人的,並不是缺乏能力而是缺乏勤勞。在很多例子中,員工比他的老板有著更出色的頭腦和更高的智力。可是他並不提高自己的能力。他用抽煙讓大腦變得遲鈍。他花錢打台球、跳舞、觀看戲劇,以此消磨時光。當他老了的時候,當永遠服務於他人的夾板刺痛他的時候,他怨天尤人,指責命運的不公。

那些人覺得,像孩子一樣學寫一手好字或者掌握商務領域中基礎的知識技能並不值得,因此永久雇員的數量還在持續擴大。在青年男女中,在企業、商社和辦公室裏,在年輕人有機會受到良好教育的地方,無知的人在美國的生活狀態是讓人又憐又恨的。在每一個領域,我們都會看到一些有能力的男女位居下等職位,因為他們在青年時代認為提高自身能力和集中精力掌握豐富知識並不值得。

由於年輕的時候認為不值得對一些看似瑣碎的事情加以關注,數以千計的男女發現他們的生活落後而殘缺。

許多天生麗質的女孩子在自己精力最旺盛的幾年裏甘願做一個廉價的小職員或者棲身在一個普通的職位上,就是因為她並不認為提高自己的頭腦才幹,或者抓住機會在職場中爭取一個更高的位置是非常有價值的事情。因為年輕時代一句“我覺得這不值得”就忽視了很多事情,數以千計的女孩子想象不到,她們一生中在不斷錯過本屬於她們自己的機會。她們覺得在學校中窮究學問、學習準確記賬或者強迫自己采取某種不習慣的方式謀生都會徒勞無果。她們盼望結婚,並且從未打算獨立——然而多數情況下,婚姻並不是她們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