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不去行動其實是自卑和軟弱(1 / 3)

下定決心去做吧,你是自由的。

——朗費羅

在共和國時代,羅馬人受到高盧人的圍困,被逼無奈答應以黃金贖買和平。傳說中,當他們正在為黃金稱重的時候,卡梅魯斯突然拔劍出場,劍鋒一下子劈向稱贖金的天平,並疾呼羅馬人不應該花錢購買和平,而應該用利劍贏取它。如此大膽、果斷的決心激勵了羅馬人,他們在神聖的土地上成功地趕走敵人,奪取了屬於他們的勝利。

突發事件中,一個堅定樂觀的人及時到來將會改變事情的發展方向。這個人猶如從迎麵而來的清風,給猶豫迷茫的人群注入一支興奮劑。

當安太阿卡斯·埃比法尼斯入侵受羅馬保護的埃及時,羅馬人派出一位大使,他在亞曆山大附近會見了安太阿卡斯,並命令他撤軍。這個侵略者閃爍其詞。大無畏的羅馬人拔出寶劍圍著國王畫了一個圈,告訴他隻有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後,才能走出圈線。這位果斷的大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迫使侵略軍撤兵,避免了一場戰爭。這種快速下決心為羅馬人贏得了無數次的勝利,讓他們成為了世界的主宰。在世界上的曆史長河中,所有的成功都是由堅定的決心帶來的。

那些在自己所處時代中留下印記的人都是有著遠大抱負、做事果斷的人。猶豫不決的人隻能在兩種選擇之間徘徊,永遠不能決定哪一種選擇是他應該追求的,他的優柔寡斷讓他不能控製自己,這意味著他隻能被別人掌控,他不是一個人,而隻是一個附庸。有決心的人,做事果斷的人從不坐等優越的條件,從不屈服於世事,而讓世事屈服於他。

優柔寡斷的人會聽從於最後一個跟他談話的人的意見。他或許能夠發現正確的事物,但是他沒準會向錯誤的方向努力。

當朱利葉斯·愷撒來到魯比肯河時,這裏是意大利“神聖不可侵犯”的疆界——當一想到在沒得到元老院允許不可以入侵此地時,他那偉大的決心也有些猶豫。但是,他的選擇就是“要麼摧毀我自己,要麼摧毀我的國家”,他那無畏的勇氣不再搖擺不定了。“骰子已經擲下,就這樣吧!”他如是說道。他衝在軍團的最前麵。一個說過“我來到、我發現、我征服”的人是不會猶豫得太久的。就像拿破侖,他決心做一件事情,就會立刻摒棄一切不同的意見。當他率領大軍登陸英國時,當地人寧死不服。愷撒的當機立斷使他明白他必須要讓他的士兵取得勝利,否則隻有死亡。為了斷絕所有後退的想法,拿破侖燒掉了所有送他們踏上英國的戰船。後退無望,要麼勝利,要麼死亡。這一舉動,是這位偉大的勇士通往光榮與勝利的關鍵。

在撒旦被天堂放逐後,他在“失樂園”中堅定的決心同樣激起眾人的欽佩之情。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焦慮之後,他重新拾起無畏的精神,並堅定地說道:“如果我還是我,在哪又能怎麼樣?”

奪取勝利最為重要的力量之一就是當機立斷追求最佳的選擇,拋棄一切相反的觀點,而且一旦拋棄了,就不再提起它們,決不允許它們影響我們已經作出的抉擇。有些時候,猶豫就等於失敗。實際上,有的人輾轉躊躇、前思後想、猶豫不定、左右權衡,皆因小事冥思苦想,對任何新主意都聽之納之,這樣的人永遠成就不了大事。他的身上沒有積極之處,而消極終究一事無成。消極之人沒有自信,他隻能與自卑為伍。但是,積極堅定之人是世界的一種力量,他代表著某種精神。你可以評說他、丈量他。你可以估計到他日後取得的成就。當亞曆山大被問及如何征服世界的時候,他的回答是:“決不要猶豫。”

斯蒂芬·惠特尼號郵輪於午夜撞在愛爾蘭海域的礁石上,並在礁石間卡了一些時間。當時,所有立即跳上岩石的乘客都得救了。堅定的一步讓他們保住了性命。那些猶豫的人被反轉回來的海浪卷走,永遠沉沒在海底。

猶豫之人永遠成不了堅定之士,而沒有堅定的決心就不可能有成功。好機會千載難逢,並且也是稍縱即逝的。

約翰·福斯特說過:“一個沒有決心的人永遠是個失敗的人。因為,如果他敢於宣稱他能擁有他自己,那麼就算蜘蛛那麼小的力量都能在下一分鍾俘虜這個不幸的人。原本他想借此證明他的思想與意誌的獨立,可結果卻表明他沒有決心。他屬於任何可以俘虜他的東西,任何有一定道理的觀點都可以改變他原本的想法,而他隻能像漂浮在河邊的那些蘆葦那樣,舉棋不定地左右搖擺。”

有決心的人不僅能在磨蹭遲疑中挽回時間,更能節省下精力與力量,全身心地投入已經決定的事情中去。那些不知所措的人費心勞神地在兩種觀點之間進行取舍,直到兩者持平他還在權衡,他沒有當機立斷的勇氣去作決斷,白白浪費精力與力量。他處於某種穩定的狀態之中,不改換自己的意誌,但是卻能在別人微弱的反對聲中下輕易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