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所謂“勵誌”就是看輕挫折(1)(1 / 2)

很容易就取得的成功是廉價的,隻有通過艱苦打拚得來的成功才真正值得擁有。

——比徹

這場對話發生一個十二歲的男孩和一位新澤西州南安博伊的一位旅館老板之間。

“我想帶領三支隊伍,橫穿史坦頓島!”男孩說道,“如果你能借給我們六美元的話,我會留給你一匹馬作為抵押。如果四十八小時內我仍然沒有歸還六美元的話,馬就歸你了。”

旅館老板問這個男孩,為什麼會提出這麼一個新奇的建議。男孩告訴他說,他的父親和別人簽了合同,要將一艘在桑迪胡克附近擱淺的船隻上的貨物用駁船運到紐約。他和另外三個人帶了三輛貨車、六匹馬一起到了那個沙坑,將那批貨物運到了駁船上。之後,他帶著僅有的六美元要穿過澤西沙地走很長的路才能回到家中,所以來到南安博伊時已經身無分文。看著這個男孩閃著誠實光芒的雙眼,老板回答道:“好吧”。很快,那匹馬就被贖回去了。

四年後,同樣是這個男孩,他從小就對大海無比熱愛,於是他便向母親借一百美元,想要買一艘船。母親說道:“這個月二十七號你就滿十六歲了。如果到那時你能夠將那塊八畝大的地犁好、耙鬆,並種上玉米的話,我就會把錢給你。”盡管那塊地很不平整,地裏有很多石頭,但男孩還是完成了這項任務,而且做得還非常出色。正是這個微不足道的小小開端,為這個叫做科尼利爾斯·範德比爾特的男孩日後所擁有的巨額財富奠定了基礎。

又過了八年,範德比爾特已經擁有兩三艘停靠在紐約灣邊的一流縱帆船了,除此之外還有九千美元資本。但是,當他看到汽船已經取得了壓倒性的優勢,推測出不久之後它必然將會取代普通帆船時,他毅然放棄了蒸蒸日上的事業,轉而當起了一名汽船船長,一整年的收入才隻有一千美元。此後的十二年間,他奔波於紐約城和新澤西州的新布朗斯維克之間。1829年時,他成為一艘汽船的船主,開始了自己的事業。在競爭最激烈的時候,他甚至傾家蕩產。但是,形勢很快發生了轉變,他的事業迅速發展壯大起來,最終一共有一百多艘汽船都歸屬他的旗下。在很早以前他就認為國家蓬勃發展的鐵路業一定會給自己帶來巨額的利潤,於是他投資鐵路,果然最終他成為了那個時代美國最富有的人。

巴納姆是光著雙腳開始他的商業生涯的,他十五歲時為參加父親的葬禮不得不賒購一雙鞋。他是一位在重重困難重壓之下卻取得非凡成就的人的傑出代表。沒有任何困難能使他停滯不前,沒有任何競爭對手能使他一蹶不振。

曾經有一位朋友對庫郎說:“你天生就有雄辯的口才。”這位演說家卻回答他說:“事實上,親愛的,情況並不像你說的那樣,這種口才是在我出生以後二十三年零幾個月後才出生的。”他在談到其在某個辯論社團中第一次演講的經曆時說:“我站了起來,渾身都在打顫,但是想到我當時隻不過是在模仿塔利時,便鼓足了勇氣,而事實上當時我也確實和‘主席先生’表現得幾乎一樣好。但是突然之間,我發現每個人都在看著我,我頓時感到驚訝、膽怯。其實現場隻有那麼六七個人,因為那個房間也就隻能容下那麼多人;雖然是這樣,由於驚慌的幻想,我覺得自己好像是整個自然界的中心,有數百萬人滿懷期望,急切地盯著我。我頓時變得慌亂起來,呆若木雞。我的朋友們喊道:‘聽他說!’但是,根本沒有什麼可聽的。”於是從此他就有了一個外號——“沉默的演說家”,他也的確無愧於這個稱號。直到有一天,在眾人驚奇的目光中,他鬥膽盯著那位號稱是“由最荒謬的時代錯誤造成的最負盛名的”演說家。“我並不懷疑,”那個被激怒的演說家說,“‘沉默的演說家’擁有雄辯的天賦,但是我建議他以後最好采用更大眾化的方式來表現自己,而不是那獨具一格的沉默。”庫郎被這種奚落深深刺傷,他站起身來,“坦誠地講述了自己的不滿”。由於憤怒,他口齒異常流利。受到這次成功的鼓舞後,他決定不惜一切代價把自己培養成一名優秀的演說家。他每天用緩慢的速度,清楚地高聲朗誦自己最喜歡的文章,通過這種辦法他克服了口吃的毛病;他還抓住每一次在公眾麵前發言的機會鍛煉自己。最終,他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