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此狀,況且急了,忙道:“大哥,你是這樣想,可是朝廷不會這樣想啊。”
“朝廷怎麼想,你怎麼知道?我告訴你,自從仁宗皇上那時候起,朝廷就已經不再追究此事了,更別說都百年前的陳芝麻爛穀子了。你放心,就是朝廷知道你的身份,也一點關係沒有。都是朱家後代的事情,有什麼不好商量的?”
“大哥,這事不是那麼輕鬆,現在有那麼一個組織,專門追殺我這樣的人,他們手裏還有成祖的遺詔。”況且真急了,這位大哥真是天塌下來當被蓋的人,啥事都不在乎。可是,這是性命攸關的事情啊,何況還會株連他人。
“我知道那個組織裏的人,天天跟陰溝裏的老鼠似的,時不時冒出來幾個,捧著成祖的遺詔作威作福。告訴你,真的鬧起來,朝廷裏根本沒人理會他們。成祖遺詔怎麼了,建文帝陛下是太祖遺詔正式指定的即位人,是群臣一致擁戴的君父,成祖的遺詔就能廢了太祖的遺詔不成?”
況且腦子一時間有些轉不過來,也是啊,這太祖、成祖的遺詔到底哪個作數?應該還是太祖的遺詔為準吧。
“娘,您老人家怎麼看?”武城侯恭敬地請教母親。
太夫人撫摸著況且的頭頂,心疼地說:“可憐的孩兒啊,自小就受了這麼多的苦,這都是招誰惹誰了。你別多想了,聽你大哥的,別說你是當年追隨建文帝陛下的臣子的後代,你若是建文帝陛下的子孫,我們還得跪拜迎接,執君臣大禮呢。就是永樂爺當年也沒敢廢了建文陛下的帝號啊。若是你不說這些,娘也不會對你說這件事,其實當年陛下出走,還在咱們家住了一年有餘呢。”
“什麼?陛下到咱家住過哇!”武城侯驚訝得叫起來。
“這事現在也就為娘一個人知道了,當時可是有不少人知道的,隻是誰也不說出去。陛下先是住在龍興寺,後來,胡瀅他們不知道怎麼打探到了,就天天在龍興寺附近鬼頭鬼腦地探查。龍興寺當時的方丈就跟咱們老祖宗說,讓陛下到這裏躲一陣子,是咱老祖宗親自率護衛去把陛下接過來的。”
“那些人豈肯善罷甘休?”況且問道。
“他們當然不會善罷甘休,可是都被老祖宗埋在地下了,就是後花園裏,那幾年後花園的花兒開的可茂盛了。”太夫人說著,微微笑了起來。
“咱老祖宗就是霸道,二弟,你放心,誰敢亂打聽你的事,大哥也全把他們活埋了,花園裏的花草什麼的正缺肥料呢。”武城侯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況且大汗,這都是猛人啊,殺都懶得殺,直接活埋當花肥了。
“照這麼說,我的身份不礙事?”況且問道。
“礙著什麼事了?若是礙著誰的事,就按你大哥說的辦。咱們也不能墜了祖宗的威風不是。”太夫人笑道。
“可要是皇上知道了呢?”況且還是不放心。
武城侯笑道:“皇上知道了又如何?跟你說吧,皇上不是不知道,隻是沒辦法解除永樂爺的那道遺詔,所以隻能閉著眼睛假裝不知道,任那些人胡為,其實這件事情的是非對錯,皇上心裏也是清楚的。所以這種事根本到不了皇上那裏,在皇上心裏,早就沒這碼事了。”
太夫人笑道:“兒啊,你不知道,這事就是在永樂年間也是一筆糊塗賬,你知道那個所謂的勤王派的總首領是誰嗎?”
“是誰?”況且當然不知道。
“就是幫助永樂爺打下江山的道衍和尚,俗名姚廣孝的。”
“什麼?怎麼會是他?”
況且震撼莫名,這簡直跟成祖自己當勤王派的首領差不多了。
道衍乃是朱棣奪取天下的最大功臣,也可以說如果沒有他,朱棣根本不可能成功,最後也就是兵敗身死的下場。可是他怎麼會成為保護建文帝的勤王派的首領呢,這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這事是真的,建文帝陛下逃亡一生,從未被發現過,就是因為道衍預先知道追殺他們的人的一切行蹤布置,預先做好了防範。這事永樂爺也是知道的,隻是拿道衍和尚沒辦法,他不敢殺掉這位第一功臣,不是怕別的,怕的是真有冥冥天意在主宰這一切,自己會招來天道的報應。”太夫人繼續說道。
這都可以,還有什麼事是不可以,不能發生的?
況且還是感覺啼笑皆非,這事太詭異了,根本無法用常理來推測理解。正如成祖的成功無法用常理來說明一樣。靖難能成功,本來就是不可思議的事。
“這些事流傳下來的多了,以後慢慢跟你說吧,原來不知道你還有這個身份,所以沒跟你說這些。我今天說這些,是讓你不用過分擔心,天理自在人心呐。”太夫人又摸摸他的頭,慈愛地說。